學孔論孟思辨仁義禮智 參禪悟道感受禪宗道德 修身治企品悟易學人生
華夏五千年,中國國學常盛不衰,中國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四顧寰宇,華夏文化乍起,華商捭闔縱橫,數英雄人物還看今朝;溯本尋源,盡在道然中,盡在古代文明中。當代企業家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道德經》、《莊子》、《孫子兵法》、《易經》、《六祖壇經》、《心經》、《金剛經》,品味人生之真諦,品味萬物運行之玄妙,品味事物發展之必然;再讀之,可領悟至中和之妙道,可領悟道發自然之始然,可領悟潮起潮落之輪回。用國學要義之精神,為當代企業家注入王者之風范,為當代企業注入騰飛之氣象,成就完美企業,完美人生。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課程特點: 課程融合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蘊涵的哲學思想,古為今用,甄選企業家發展所需修身、修行、修心之心學,企業發展之萬物變化規則、規律之學問。
特色教學:不同學科班級學員互動交流;熱點問題專場論壇;學員討論;主題辯論、學員聯誼等豐富活動。學員經典論文將匯編成冊。晨讀《四書》、《道德經》等古典名著。
精品項目:每年舉辦“中國儒商論壇”,數百名企業家將與您共享儒商智慧,以傳統文化為紐帶,搭建全球企業家學習及交流的舞臺。
證書頒發:北京大學頒發結業證書(證書蓋鋼印),學籍統一存檔管理,成為北京大學校友。結業后憑結業證書參加研修班組織的聯誼、論壇、參觀考察等活動。
學習時間:十二個月,每兩個月集中授課五天、最后一個單元到北京大學上課。
開課日期:2008年1月16--20日
學習地點:深圳
招生人數:60人 (如需報名,請及時電話索取報名表和報名須知)
課程安排
第 一單元
|
上課地點:深圳 |
1、主 題:《四書》之《論語》精讀 內 容:《四書》作為儒家重要經典,承襲了從孔子、孟子、荀子到朱熹的儒家道統,教我們如何窮理、正心、修己、安人,使其成為成人成己的必修內容。《論語》作為儒家創始人孔子言論集和代表性經典,有“東方圣經”之稱,在塑建、構造華夏民族的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思想及言論活動中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2、主 題:《四書》之《論語》精讀 內 容:通過精讀《論語》,逐字解讀,可深刻領會儒家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觀念中的仁、義、禮、智、信、忠、恕、誠、寬、和、直、正名、利、心性能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為當代企業家修內圣外王之道,以德修心,實現身心合一。 | |
第二單元
|
上課地點:深圳 |
1、主題之一:《四書》之《大學》精讀 內容: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是儒家“修齊治平”理論大綱,作為《四書》之首,是孔子 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其中“經”一章,是孔子的原 話,由孔子的學生曾子記錄;“傳”十章,是曾子對“經”的理解和闡述,由曾子的學生記錄。
2、主題之二: 《四書》之《中庸》精讀 內容:原為《禮記》中的一篇,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作為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闡述人性修養有關哲理的廣博學問,中庸之道,可開啟治天下之門也。
3、主 題:《四書》之《孟子》精讀 內容:“亞圣”孟軻言行,作為儒家典籍,其心性論進一步確立儒家地位,以“仁義”思想為核心,對性善與惡、功與利及天、性及浩然之氣有著深刻認識。讀孟子在于能從孟子恢弘浩闊之氣、縱橫雄辯之辭中,體悟和傳承孟子存心養性的思想精神,以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與人生。 | |
第三單元
|
上課地點:深圳 |
1、主 題:《道德經》精讀 內容:《道德經》作為道家最重要的著作,區區五千言,微妙玄達,深不可識;作為中國古文化 中對萬物關系的精準把握和理解,獨特的語言表達和概念的模糊性和詞語的多意性增加了奇書 的神秘;其來源于生活和萬物,讓人常讀常新,實現形而上與形而下的融合。逐字領會揣摩,領 悟何為道、德、無為、虛靜、柔弱、有無,更可領會老子的處世之方、對事物的觀察之法、對欲及知的態度、理想人格與理想社會
2、主 題:《莊子》內七篇精讀 內容:莊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承襲了孔孟之智慧,老子之無為,而莊子就是莊子,他有道通為一的本領,他以心靈為爐,作為人世間的大冶,熔鑄著整個世界、人生和歷史,其中的內七篇就是《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應帝王》。 | |
第四單元 |
上課地點: 深圳 |
1、主 題:《六祖壇經》、《金剛經》、《心經》精讀 內容:《壇經》約成書于七世紀末,是唐代佛教禪宗創始人六祖慧能的傳教說法紀錄;經是文字字墨,文字字墨性空,何出有靈驗?靈驗者,在持經人用心,故神通感物,“見性成佛道”。 《金剛經》、《心經》作為佛教的經典,心法之集大成,為一切凡圣悟心之門,是修心的指南,開悟的鑰匙;心法即佛法,見心既見佛,只有修其心,方能行其道。得道者,大徹大悟,超然凡生。 | |
2、主 題:五經導讀與史學名著概要 內容:國學以先秦經典及諸子學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同時期的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五經包括了《易經》、《詩經》、《春秋》、《尚書》、《禮記》,導讀之,可領悟中國國學之博大精深。史學名著含《史記》、《左傳》、《漢書》、《資治通鑒》等,導讀之,可以史明鑒,領會歷史長河的變遷與人生變化的意義,汲起深邃的歷史與人生智慧。
| |
第五單元
|
上課地點: 深圳 |
1、主 題:《周易》精讀 內容:《易經》首先作為占卜之書,中國文化中的巫術基因,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哲學理論基礎,子曰:潔靜精微,《易》教也。精讀《周易》,重在領悟它的思維方式,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才之道”思想、“生生之謂易”思想、“變動不居”思想、“唯變所適”思想以及河圖的綜合結構及其靜態配置與動態運作的規律,理解周易智慧中萬物蘊涵的道以及道的變化規律。
2、主 題:《周易》精讀 內容:《周易》作為中國文化史上的群經之首,作為攬括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哲學,作為中國思想的源頭,華夏哲學的鼻祖,六藝之源;把諸子百家的思想演繹為易道,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只有仔細沉潛玩味,才能領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確立新的生存方式。
| |
第六 單元
|
上課地點: 北京大學 |
1、主 題:兵法十三篇精讀 內容:以孫子兵法為藍本,精讀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等十三篇,輔以中國兵史,汲取中國古代兵家戰略思想精華,解析三十六計謀略智慧, 深刻領悟兵家之戰略、謀略、韜略的哲學理念,運用于復雜多變的商業競爭,掌握企業生存發展之本,實現謀略競爭、智慧經營,締造企業常勝。
2、主 題:企業謀略之道——法家的法、勢、術及古今謀略制勝(鬼谷子之智) 內容:從先秦法家的法、勢、術入手,掌握用權之法(固權之術、失權之鑒、統御之謀),對古今案例分析,使企業家掌握經營策略細化操作方法,真正提升企業家實際作戰能力,以謀略之道成為企業永久制勝法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