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 | 24日—26日 | 2007年08月 | 24日—26日 |
2007年10月 | 19日—21日 | 2007年10月 | 19日—21日 |
2007年12月 | 14日—16日 | 2007年12月 | 14日—16日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
模塊一 定奪方向 | ||
企業定位與國際化戰略 | “我們的事業是什么?我們的事業將是什么?我們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么?”是企業總裁們經常思考的三個經典問題。公司戰略與定位決定了企業未來的發展。 | |
企業動態競爭戰略 | 如果公司戰略是“我們干什么”的問題,那么競爭戰略主要解決“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如何在市場上競爭”的問題,即企業將在哪些市場與哪些產品競爭。 | |
宏觀經濟與企業成長 | 企業就象一個有機體,必然經過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小企業需要的是“全能型”的管理者,而大企業則更多的是依賴擅長“單項”的團隊。 | |
管理沙龍:● 《孫子兵法》與商戰實踐 ● “專業化”還是“多元化”? | ||
模塊二 管人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企業用人的“道”與“術” | 企業管理者用人應該象“木匠”,而不是“醫生”。在木匠的眼里,所有的材料都是有用的,只是用在不同的地方。人的卓越性只表現在某些方面,所謂的“德才兼備”只是奢望。 | |
組織行為與員工激勵 | 管理者經常抱怨員工為什么不能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研究表明,管理者通常在在一些基本問題上犯錯誤。不了解組織中的個體行為特征,而且缺乏有效的獎勵與懲罰。 | |
高層管理團隊的股權激勵 | 組織的破壞和解體通常來自內部,而不是來自外部。高層團隊的打造,不僅是價值觀層面的合作,當然也需要對企業利潤的分享,真正的企業應該是“資產社會化”的企業。 | |
管理沙龍:● 如何對待離開公司的員工?● 高層管理團隊的 “價值觀合作”與“經濟合作” | ||
模塊三 管事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營銷戰略與客戶關系管理 | 企業利潤的80%的利潤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把客戶分為不同的幾個層次,可以分析和提高客戶贏利率。遵循正確的客戶營銷策略,成功將如期而至。 | |
企業管理結構變革 | 企業管理結構之所發要變革,不僅是因為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還有來自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當然,企業戰略的調整和變化是引發組織變革的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 |
企業文化建設 | 中國的企業管理從“以情感人”,逐漸走向“制度管理”。但是,管理者發現,制度管人“管死人”。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服從于組織的目標,融入企業的文化,才是成功的管理。 | |
管理沙龍:● 北京鐵路局豐臺西站“精細化管理”的經驗與實踐 ● 蒙牛集團的文化建設與營銷創新 |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
模塊四 領導藝術 | ||
毛澤東的領導藝術 | 毛澤東的領導與管理藝術,在于用思想而不是用制度。作為歷史學家和思想家,毛澤東諳熟中國五千年文化積淀下來的領導思想與領導藝術,結合自己的革命實踐,形成了特有領導風格。 | |
組織溝通與內部協調 | 企業組織的溝通包括了下行溝通、上行溝通與水平溝通三個方面。管理者由于缺乏專業訓練,常常在企業內部造成“部門保護主義”,扯皮和推諉現象嚴重,降低組織的凝聚力。 | |
DISC:世界500強通用的人力資源配置技術工具 | DISC被稱為“人類的行業語言”,其基礎是美國心理學家Dr.William Moulton Marston博士在19世紀20年代的研究成果。如今,它已成為世界通用的定義人的行為模式的方法,并成功地用于管理當中。 | |
管理沙龍:● 中庸與無為的領導藝術 ● 李鴻章、曾國藩的用人藝術 | ||
模塊五 管財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企業擴張與資本運營 | 產品經營是企業的立業之本,資本運營是企業快速成長的捷徑。企業的擴張有兩個選擇:一是挖掘內部資源,改善管理;二是尋求重組與并購。 | |
項目管理與決策 | 投資決策的失誤是企業最大的成本。實踐中,論證工作做到非常細致,但結果卻不盡人意的現象時有發生。項目決策不僅需要企業家的直覺,更需要對不可預測事項的控制能力。 | |
企業改制中的股權結構調整策略 | 和國有企業一樣,民營企業的改制也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而是一下動態的過程。伴隨著改制的股權結構調,不僅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經營機制,更是一次利益的再分配與調整。 | |
管理沙龍:● 如何控制經營中的風險?● 資產增值與企業理財術 | ||
模塊六 修己 |
課程 | 課程簡要描述 |
修已以安人 | 管理是一種歷程,起點是修已,終點是安人。任何一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再通過做人做事的具體活動,來促進大家的安寧。事業的發展就是修身的過程。 | |
企業家的時間管理 | 企業家經常受到各種壓力,迫使他不得不花費一些時間在無貢獻的工作上。但在企業中,位置越高,組織對他的時間要求也往往越大。企業家知道管理企業卻往往忽視管理自己的時間。 | |
公司倫理與社會責任 | 企業之存在以社會之存在為條件,所以企業應該建立在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觀念上,而不是建立在企業家的權利觀念上。企業與其被動地承擔社會責任,還不如將社會責任納入主動關心的范圍之列。 | |
管理沙龍:● 與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大國崛起時代的儒家文化與儒商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