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市場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期待更高的品質和更低廉的價格和更加個性化的款式,產品開發與生產的更新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如何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適應環境站穩腳跟,加快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
【時間地點】 | 2022年5月26-27日 北京 | |
【培訓講師】 | 李老師 | |
【參加對象】 | IE部門、生產部、技術部、設備管理部、設備開發部、品質管理部、工程管理、廠長及相關部門人員。 | |
【參加費用】 | ¥4680元/人 (含資料費、午餐費、專家演講費);住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課程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市場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期待更高的品質和更低廉的價格和更加個性化的款式,產品開發與生產的更新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如何在新的經濟形勢下適應環境站穩腳跟,加快產品的生產周期,提高產品的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變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
本課程提供了一整套的關于如何順利且高效地進行新產品準備的流程,并且從成本的角度分析,如何有效地降低新產品的生產成本.
培訓目標:
本課程李東老師具有日企世界500強大型復雜產品20多年的新產品生產經驗,熟悉新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并具備獨到的改善方法和手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能夠掌握完善的新產品生產準備流程,并能夠有效地推動成本的持續削減.具體如下:
◇ 新產品整體推進的組織與流程
◇ 各機能的新產品的推進方法和改善手段
◇ 通過產品成本構成分析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課程大綱:
第一章 新制品生產的推進組織與目標設定
1.新產品生產的推進組織
1)新產品生產推進組織(PT)成立的時期
2)新產品生產推進組織的作用和目的
3)新產品生產推進組織的成員構成
2.研發階段的生產相關人員的介入
1)新產品策劃階段的生產相關意見的反饋
2)新產品試作階段的生產性的評估
3)關鍵工程設備的設計與改進
3.整體推進計劃的制定與管理
1)整體推進計劃的制定以及進度管理
2)整體進度與各個子項目進度的關聯
3)影響進度的項目的對應機制與風險管控
4)情報共享的會議體制的建立與運行
4.新產品生產的指標目標的設定
1)新產品生產的目標設定
2)目標的層層分解與責任制
3)目標達成的手段明確化
5.新產品制品化的計劃與管理的案例分析與研討
第二章 技術與工藝文件的準備
1.圖紙的確定
1)設計變更凍結與出圖時間的確定
2)圖紙及相關電子文件的配布
2.BOM登錄的要點
1)區分公司內生產、外購與外協生產
2)按照生產工藝順位進行登錄
3)和作業標準書保持高度一致
3.零件設計變更的管理
1)根據設計變更的重要程度設定變更等級與實施條件
2)設計變更部品的投入前的生產評價
3)設計變更部品的投入管理
4)設計變更部品的追溯管理
4.MM數據的管理
1)價格,物流,商流,倉儲信息的登錄與管理
2)直送,MilkRun,合理的結算點的選擇
3)最小包裝量與最小發注量的登錄管理
4)交貨時間與交貨周期的登錄管理
5.作業標準書的作成要點
1)使用圖示明確作業部位及作業順序
2)明確使用的零件與輔資材的數量
3)明確設備工夾具及其參數
4)明確作業相關的參數及指標
5)注明需要的標準作業時間
6.作業標準書的變更與配布
1)變更內容的版本管理
2)實施變更記錄管理
3)如何維持現場最新版本
4)臨時變更的對應
7.設計變更管理案例分析與研討
8.作業標準書的案例分析與研討
第三章 零件及輔資財的采購
1.報價與供應商的選擇
1)如何獲得合理的報價
2)如何選擇和管理供應商
2.零件的商流與物流的設定
1)如何設定合理的交貨條件和方式
2)如何進行雙贏的包裝設計
3)提高驗收效率的現貨單與交貨清單
3.零件的納期控制
1)交貨異常的分析、監測與處理
2)分級的重點部品跟進體制
3)如何有效控制在庫數量與在庫周期
4.輔資材的采購
1)輔資材的供應商的選擇注意事項
2)如何控制輔資材的在庫數量
3)怎樣削減購入輔資財的單價
4)化學品的購入運輸儲存中的注意事項
5.新產品生產的零件納期控制的案例分享與研討
第四章 設備與夾具的準備
1.新產品投產前設備與夾具的設計和制作
1)導入設備與夾具的必要性分析
2)通用設備選購的注意事項
3)專用設備的安全、品質、效率、操作性的設計
4)如何進行有效的設備夾具的購入納期管理
2.新產品投產時設備與夾具的導入
1)如何進行有效的設備安全風險評估
2)常見的設備安全風險與消除方法
3)如何進行設備與夾具的品質與產能評價
4)設備使用說明書和點檢票的作成的注意事項
3.新產品投產時夾具的追加制作
1)有效地收集一線員工的改善意見
2)從IE的視角去審視夾具的設計與制作
3)3D打印在夾具設計上的應用
4.新產品設備導入失敗案例分享與研討
第五章 生產的組織與準備
1.合理安排場地布局
1)產品特點和場地布局的關聯性分析
2)場地布局中的注意事項
3)衡量場地布局的關鍵指標
2.高效生產方式的實現
1)根據產品的特點與規模選擇適合的生產線與生產方式
2)一個流與模塊化生產的比較
3)Pull生產與看板供給
4)如何實現部品需求的高效發注
5)如何利用IE知識進行工位設計
6)如何實現產線的平衡
3.生產人員的合理配置
1)基于標準時間基礎上的工數配置
2)生產規模與產品特性對工數配置影響的分析
3)豐田式”水蜘蛛”的配置提高生產間接人員效率
4)工程內檢查項目的設定與人員的配置
4.工程內的品質防控體制的建立
1)七個正確
2)不良品與離線機的處理
3)4M變動的管理與可追溯性
5.高質量的生產與品質情報的做成
6.新產品生產方式選定與目標設定的案例分析與研討
第六章 提升構內物流效率
1.零件接受
1)含二維碼的現貨單的應用
2)RFID的應用提高接受效率
3)電子化的交貨清單實現數據的自動上載
4)供應商送貨人員的合理利用提高效率
5)收貨場地的合理規劃
2.倉儲效率提升
1)如何提升分揀效率
2)如何規劃倉庫倉位
3)如何減少在庫調整時間
4)如何提升出庫效率
5)如何提高空間利用率
3.批次管理與先進先出
1)利用物理機構實現先進先出
2)通過ICT技術實現徹底的先進先出與批次管理
4.如何進行在庫零件和成品的削減
1)中大部品分時納入控制在庫
2)VMI實現在庫削減
5.通過ICT實現盤點效率提升
6.自動倉庫的運用
1)如何選擇立體自動倉庫
2)貨到人方式的自動倉庫
3)自由倉位的的應用
4)自動倉庫和AGV的聯動
7.新型物流方式的案例分享與研討
8.新型產線零件需求發出系統的案例分享與研討
第七章 新產品的品質確保
1.零件的品質確保
1)零件的初物檢查與特采
2)零件檢查的ICT化與可視化
3)通過零件的檢查數據分析實現免檢
4)共享供應商檢查數據實現免檢
2.如何推動供應商改善品質與提高效率
1)如何有效地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2)供應商改善發表會
3.新產品的檢查作業書
1)如何確定檢查項目和檢查頻度
2)哪些情況需要設定限界樣本
3)失敗事例集在新產品的應用
4)如何減少對人的判斷的依賴
5)生產安定化后的檢查項目的削減
4.異常檢出活動的開展
1)異常感性的培養
2)異常檢出的報告制度
3)異常檢出的獎勵制度
4)異常檢出大賽
5.新產品品質目標的設定與達成推進
1)如何設定并分解新產品品質的目標
2)新產品問題的聯合解決機制
3)通過檢查ICT化提高檢查效率及可追溯性
4)離線與修理的情報的自動分析
5)QC圈推動新機種品質與效率的改善
6.新產品放錯防欠的體系的案例分享與研討
第八章 人員的培訓
1.工作教導的重要性
2.工作教導的準備
1)崗位技能一覽表與人員訓練預定表
2)制作工作分解表
3)準備所需物品
4)整理工作場所
3.工作教導的四階段
1)學習準備;
2)傳授工作;
3)試著做;
4)檢查與確認
4.工作教導的三個層面
1)教具體內容;
2)教思維方法;
3)教思想觀念
5.新產品生產員工的培訓重點內容
1)安全與基本作業的培訓
2)崗位作業的培訓與反向指導
3)新上崗的作業確認頻率
4)多崗位作業的培訓
5)IE改善知識的培訓
6.新產品品質檢查員工的培訓
1)檢查作業的培訓與反向指導
2)多崗位檢查技能的培訓
3)關聯產品知識的培訓
4)異常感性的培訓
7.新產品物流人員的培訓
1)批次與先進先出的管理
2)各種重要的零件的拿取方法
3)專用零件,相似零件的處理
4)物流自動設備的操作
8.意見收集與改善提案
1)全員改善的意見收集與處理
2)改善提案制度與改善發表大會
3)改善案例的教材編寫與教育
9.IE改善案例集的分享與研討
第九章 成本構成與分析
1.產品的成本構成分析
1)直接成本的構成:直接材料費,直接勞務費,直接經費
2)生產成本的構成:直接成本,間接制造費用
3)總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一般管理費用
4)總銷售:總成本,利潤
2.直接勞務費的分析與改進
1)生產效率的指標與改善手段
2)檢查效率的指標與改善手段
3)物流效率的指標與改善手段
4)離職率的影響分析與對策
3.直接材料費的分析與改進
1)零件及輔資財的采購成本的降低
2)生產材料損失的控制
3)在庫金額控制的方法
4.直接經費的分析與改進
1)直接經費的構成
2)直接經費的預算與執行
3)生產規模對預算執行的影響與目標的動態調整
4)設備投資折舊費的影響與對策
5.間接制造成本的分析與改進
1)間接制造成本的構成
2)間接人員的業務效率化手段
3)間接費用的預算與執行
6.產品別成本的創建與可視化
1)產品別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義
2)產品別成本的變動分析與改善著眼點
3)各級組織的成本目標預算和執行
7.新產品成本構成案例分析與降低成本方案研討
講師介紹:
李老師:
教育及資格認證
◇ 高級顧問
◇ 6S/IE/TWI/TPM/JIT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本科畢業
◇ 中山大學EMBA工商管理
◇ 21年世界500強生產管理經驗
◇ 日本精益管理實戰資深顧問,生產管理與革新專家
講師經歷及專長:
◇ 1998-2004年 世界五百強柯尼卡美能達集團(日資)——設備管理部科長,負責打印機/復印機生產設備維護,新機種導入,設備及組裝工藝技術人員培養等工作
◇ 2004-2010年 世界五百強柯尼卡美能達集團(日資)——生產部經理,負責DEVICE生產部的全面生產管理工作
◇ 2010-2018年 世界五百強柯尼卡美能達集團(日資)——生產部高級經理,負責整個工廠的全面生產管理工作,工廠場地設備等資源的統一管理。2016年后,兼任柯尼卡美能達各生產據點的現場診斷員,指導各據點改善工作
◇ 李老師在世界五百強柯尼卡美能達集團(日資)工作21年,從技術部技術員做起,到科長,到生產部經理,高級經理。負責的產品從精密的多角馬達/打印頭,到碳粉盒及感光鼓,從小型的打印機到辦公用復印機到印刷廠用的彩色高端印刷機。業務內容從生產設備維修,產品品質改善,生產管理,到工廠的改革與運營。管理超過2000人以上的組織,有豐富的工廠管理與改革經驗。
◇ 2000-2003年負責打印機的生產技術工作,取得了產品的市場到貨良品率99.95%的驕人成績
◇ 2004年導入新一代激光打印頭,生產不良率從30%下降到0.2%,市場良品率達到99.9%
◇ 2006年導入打印機復印機的精密部件空氣潤滑非接觸式多角掃描馬達,良品率達99.9%
◇ 2008年推動JIT生產,提高效率23%,減少在庫34%
◇ 2012年導入彩色復印機新產品,生產效率提升15%,到貨良品率99.5%
◇ 2014年,領導的“降低碳粉充填損失率”QCC圈獲得KonicaMinolta集團最優秀金獎,并代表KonicaMinolta集團參加QCC全球發表會,獲得優秀獎
◇ 2016年起導入立體自動倉庫及“貨到人的自動倉庫”及倉庫可視化系統,提高物流效率60%,削減在庫20%
◇ 帶領“強大現場力感動客戶”的團隊獲得集團“變革2017”社長獎
◇ 2018年創建電子可視化系統,實現經營數據電子化,可視化。
培訓客戶及培訓風格:
◇ 李老師曾培訓過800余家知名企業,其中包括:深圳高科潤電子集團、柯尼卡美能達集團有限公司、春蘭空調集團有限公司、北大方正科技集團、大眾汽車、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日塑集團(深圳)有限公司、陜汽重卡、長安鈴木汽車、志高空調、上海通用五菱汽車、格力集團、惠普集團、周大福珠寶、中糧集團、燕京啤酒、、日東電子科技集團、百事可樂(美)、沃爾瑪(美)、深圳市華奧通通信技術、東普雷汽車部件集團、佛山市金輝高科技光電、廣東柏華容器集團、日資哈娜瑪薩集團、日資雅日玻璃鋼等可口可樂(美)、安利(美)、福特(美)、歐萊雅(法)、標致(法)、雪鐵龍(法)、安盛保險(法)、歐尚(法)、廣東宏日科技股份、標準微型摩打集團、東莞好萬年電子制品、嘉士伯啤酒集團、云南植物藥業、愛普科斯(珠海)電阻電容,羅浮宮家具集團、國星光電集團、佛山水業集團、廣宇鋁業集團、東莞市相志電子有限公司、東莞市厚街鋒銳砂布廠、長和興邦科技、東莞市天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凱崧電子等。
◇ 講課生動,激情,充滿感染力
◇ 通俗易懂,邏輯性強,易于理解與記憶
◇ 源于實踐,操作性強,易于復制
◇ 小組討論・實戰演練等多種形式讓學員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