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與OEM/ODM工廠的聯合制造關系,并不是新出現的運營模式,但與零部件采購供應管理有較大的差異,除交付質量外,注重內在的項目銜接、生產轉移、銜接、前期策劃、持續合作與項目合作,具有經驗的承接OEM/ODM業務的公司經過磨合也理解并融入到了這個平臺上。 ...
【時間地點】 | 2024年8月23-24日 深圳 | |
【培訓講師】 | 丁遠 | |
【參加對象】 | 采購系統中作為OEM/ODM職能的人員,SQE,供應鏈策劃,市場部相關人員,貿易公司項目代表,工藝管理,外協質量控制,生產管理等。 | |
【參加費用】 | ¥4380元/人 (含資料費、午餐費、專家演講費、會務費)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課程背景〗
與OEM/ODM工廠的聯合制造關系,并不是新出現的運營模式,但與零部件采購供應管理有較大的差異,除交付質量外,注重內在的項目銜接、生產轉移、銜接、前期策劃、持續合作與項目合作,具有經驗的承接OEM/ODM業務的公司經過磨合也理解并融入到了這個平臺上。很多歐美品牌企業只是在中國建立了一個技術采購中心(辦公室),就能夠組織起一個EM/ODM群體來為其生產產品并冠以外包方的品牌,并且一旦形成合作關系,OEM/ODM工廠并非只能做客戶方成熟的產品,還能快速導入先期設計的新產品,形成制造交付,潛在幫助了外包設計方完善新產品開發,令其快速成型。
在于OEM/ODM工廠合作關系上,不單純是你下訂單我交貨的關系,幾乎就是一個共同制造體系,甚至有時外包方也用擁有一個研發/工藝/質量控制/生產管理/物流/市場團隊,駐扎在OEM/ODM工廠里,每個產品向生產系統中的轉移,都是雙方通過前期合作“共建”出來的。
在這些方面起步稍晚的企業,OEM/ODM合作工廠往往是通過先前零部件供應合作較好的公司中誕生的,但是工廠自身管理基礎相對比較低,具有特定零部件的制造經驗,但是對整機裝配工藝,整機制造體系,下級多樣化零部件組織,整體物流這些方面,因為先前未形成足夠的經驗,所以在與品牌公司形成OEM/ODM對接的過程中,有很大的風險和能力差距,外包方早已形成自己豐富的研發/工藝/生產管理經驗,OEM/ODM工廠則沒有。
這種情況往往表現為,自主生產的產品,在制造效率,質量水平,快速產品線擴展等方面已經具備較高的水平,但是一轉移到OEM/ODM工廠生產,各種質量問題,供應問題,制造效率,計劃匹配等障礙都出現。與此同時,國內的品牌外包方,對OEM/ODM工廠較多采用了零部件供應模式下以質量手段和質量職能為主的管控方式,結果是雙方壓力增大,合作效果卻降低,甚至OEM/ODM工廠
在開始合作后短期就出現消極反感情緒,合作意愿迅速降低,出現應付、無作為態度。OEM/ODM管理是必須綜合業務關系轉型(利益再分配)、制造轉型、項目操做、物流重構、工藝復制與轉移、合作關系和職能重定向、能力策劃、信息互動、供應鏈重新設計這些方面才能成功的,并且絕不是形成一套復雜的文件就可以對合作方起到約束和指導作用的,而是一組職能人員通過與OEM/ODM工廠密集的現場合作與持續的互動來開展的,而OEM/ODM的質量管理模式,也需要相應的轉型。
〖課程目的〗
站在OEM/ODM生產轉移的起點,作為一個整體項目,從策劃到實施,形成一套系統化可操作的必備行動指引,并形成企業的一種可復制經驗,基于老師的實戰經驗,結合了典型歐美家電/電子企業的多種OEM/ODM作業模式,在實踐案例的分享中,幫助企業減少開展OEM/ODM制造過程中的痛苦摸索和嘗試。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由自主制造轉為OEM/ODM生產必進行的前期策劃
1、產品選擇及外包產品線策劃
2、OEM/ODM三大風險及包含內容:業務風險、制造風險及技術風險
3、OEM/ODM工廠能力要求
4、OEM/ODM生產轉移作為一個項目,它的組織、計劃與實施
5、OEM/ODM生產轉移必做的前期準備工作
6、與OEM/ODM工廠的各項對接內容
7、實際公司操做案例(以飛利浦典型模式為例)
第二部分 OEM/ODM業務關系及業務流程重組
1、外包制造的情況供應鏈關系自然的變化
2、OEM/ODM工廠的等級和類別
3、后級交付規劃和嫁接
4、采購模式和OEM/ODM模式下合約關系的變化
5、OEM/ODM合約新框架內容和業務風險
6、成本構成的新架構
7、新結算關系的談判點
8、新業務關系下合作伙伴互惠互利機制
9、OEM/ODM合作氛圍和吸引力
第三部分 OEM/ODM外部工廠的評估與選擇
1、OEM/ODM工廠資源開發
2、外部能力管理
3、OEM/ODM工廠能力評估
4、OEM/ODM工廠選擇原則
5、OEM/ODM選擇的技術策劃(這是重點,包含產品制造技術層面的分析手法)
6、OEM/ODM選擇風險
第四部分 OEM/ODM工廠物流重構
1、“工廠物流“的范圍(與轉移目標相匹配)
2、OEM/ODM工廠物流能力要求
3、物流能力現場評估(及評估團隊的必備構成)
4、物流現狀缺失及GAP分析
5、物流重構策劃(必由外包方來設計)
6、物流流程重構設計
7、物流設施重構設計
8、廠外物流規劃(包括物料流入與產品交付)
第五部分 工藝轉移與復制
1、針對產品制造轉移的工藝元素組合
2、轉移前的對接評估
3、IE或精益小組的前期介入
4、客供設備、模具的管控
5、新線運行能力評估與改進
6、OEM/ODM新線相關制造條件整備
第六部分 生產數據系統交接
1、OEM/ODM處生產計劃與數據系統相比外部轉移前的不同
2、新的生產物料計劃節奏及雙方的對接
3、生產數據的內容
4、生產數據的分項舉例
5、對生產數據的OEM/ODM輔導和幫助其安排適當人員來處理
第八部分 定點供應關系重建(指定供應商及其物料交付)
1、站在OEM/ODM角度看外部指定供應商
2、OEM/ODM關系下供應商資源重構
3、指定供應商群體的前期策劃
4、指定供應商的交接
5、指定供應商的聯合管理
6、供應商管理系統的交接
7、必要的持續協調
第九部分 OEM/ODM工廠質量控制
1、OEM/ODM質量控制和零部件質量控制的差別
2、OEM/ODM質量控制的組織人員與職能
3、質量協作關系與各自領域
4、系統化的OEM/ODM質量控制的構成
5、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6、OEM/ODM質量風險
7、外派監控職能
8、質量數據、報告與績效跟進
9、聯合質量改進與質量問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