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 | 2025年4月25-26日 東莞 | |
【培訓講師】 | 柳榮 | |
【參加對象】 | 總經理、副總經理、運營總監、部門經理等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 |
【參加費用】 | ¥4800元/人 (含培訓費、教材費、稅費、茶點)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課程背景
隨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與企業的競爭已經演變成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然而性能卓越的供應鏈與一般供應鏈所導致的物流競爭性與持續性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建立卓越的供應鏈與物流管理是提升現代企業乃至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的關鍵源泉。如何建設優秀的供應鏈與物流,如何管理日新月異的供應鏈,使企業與上游和下游企業形成競爭聯盟式的供應鏈,一直是企業和供應鏈參與者的需求突破點。課程通過對供應鏈的整體規劃闡釋、供應鏈實現與供應商扶持,構筑一條卓越的供應鏈,以及建設順暢的物流,形成管理與成本的雙重優勢,最終形成供應鏈雙贏。
課程大綱
第一講:供應鏈管理提升贏利能力:現代供應鏈戰略體系的企業地位
現代企業成本追求
與名企對話成本壓力
企業降低成本空間分析
企業經營供應鏈成本的四大黑洞
供應鏈增值管理
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供應鏈決策
市場的挑戰
一些工廠內常見的現象
制造管理目前的問題
企業經營環境
TOYOTA:供應鏈不增值的活動
企業盈利分析與物流管理
企業贏得未來保證
供應鏈管理能夠產生什么效益?
第二講:供應商合作實現供應鏈:供應鏈管理的內容與物流實現
DELL與豐田為何震驚全球制造業?
新模式創造經濟企業
中國某大型信息集團的倒下?
-新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
海爾公司最怕什么?
供應鏈成本財務貢獻分析
現代企業贏取未來的四大法寶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
供應鏈體系評估的六大指標
第三講:敏捷化供應鏈的實現:供應鏈與物流體系的建立
采購戰略的確定
品類與數量關系
采購供應鏈物流的開始:了解客戶需求
客戶是SCM的主要焦點。
溝通與需求預測
DELL 和 WALM
供應鏈價值:OPP 和 VOP
供應鏈與需求鏈
訂單滲入點OPP
價值交付點VOP
國際供應鏈/物流模型
-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聯合管理庫存(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
-集成預測與補給(Aggregate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AFR)
-合作規劃、預測與補給(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
-及時生產(Just In Time, JIT)
供應模型的潛在分析
供應鏈指標分析與量化訂立
供應鏈績效管理
供應商物流指標分析與量化訂立
供應商管理能增加渠道的竟爭力
供應商管理核心指標
速度/柔性/質量/成本/服務
量化評估表(選擇不同的供應商方案)
管理范圍更加擴大
繼續支持與擴展企業的流程重組
供應商物流管理優化
對供應任務的精確定位
ERP實施供應鏈現實
供應-關系接口
-標準化實現與效率
-標準化、統一化
路徑分析與優化
庫存物流改善手段分析
供應商計劃、溝通與協調
供應同步工程與準時制JIT目標
供應鏈實現障礙分析
-能力誤解
-關系誤解
第四講:供應鏈物流操作與實踐
供應鏈物流操作的原則
根據客戶所需的服務特性來劃分客戶群
設計企業的供應網絡
傾聽市場的需求信息
與供應鏈建立雙贏的合作策略
在整個供應鏈領域建立信息系統
建立績效考核準則
供應鏈操作管理與傳統工作的區別
供應鏈三流合一
新技術推動供應鏈物流縱深發展
供應鏈上各個環節有機連接的基本策略
合理設定不同環節的銜接界面
信息溝通方式及信息標準化
成員間的有效的合作機制
供應鏈中的信息畸變(長尾效應)
為什么要存貨?
-- 抵御供應鏈中的不確定性
決定存貨水平的因素
長尾效應原因與對策
最基本的解決方案:信息共享
改進預測準確性
POS 數據
生產計劃制定
改進質量一致性
減少波動/平衡生產
降低成本
信息替代了實際庫存
提高設備利用率
高效價值流依賴團隊
轉變促成-轉變的障礙
第五講:供應鏈管理成功運營
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物流的優勢
市場占有率、銷售收入
改進的 ROA
減少流動資產
實施供應鏈物流管理的效益
降低成本
庫存降低
改善客戶服務水平
加快資金周轉
增加市場占有率
成為受歡迎的業務伙伴
供應鏈軟件方案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