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據GOOGL5) X實驗室的變革曲線,揭示了隨著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個人、企業及國家政策都有著深刻的影響,IT科技及1)I對社會和產業的影響趨勢不可逆轉,其應用結果是對產業的影響和企業人力資源的技能會進行再配置。
對于銀行來講,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向輕型化智能化轉型,《2018年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銀行業紛紛加快金融科技戰略布局,積極借助現代科技推動傳統金融與現代金融的深度融合,打造傳統業務與現代業務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新模式。主要表現為:
● 一是通過金融科技引領革新,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全渠道輕型智能服務新模式;
● 二是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落地應用,實現現代科技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
● 三是緊跟新技術發展加快金融科技布局,積極嘗試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打造傳統業務與現代業務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新模式;
● 四是積極推進直銷銀行布局,通過互聯網渠道拓展客戶,客群清晰、產品簡單、渠道便捷,以全新的形象、經營模式、客戶接觸方式給傳統銀行業帶來新的生機。
在輕型化智能化轉型趨勢下,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銀行以及“遠程柜員”的出現,使得銀行電子替代率一路上升,離柜業務率大幅提高,人力資源進行結構性調整,減員已經成為了常態化。2016年的年中業績報告顯示,四大行員工合計減少約2.5萬人,校招傳統崗位大量減少,但是對IT等科技人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銀行柜員配備正逐年遞減。
應對這種變革,柜員需要進行職業能力升級,成為具有業務知識嫻熟、溝通能力強、風控意識強的復合型人才,實現職業的有效轉換。本課程專業應對智能化轉型趨勢下,幫助柜員盤點過往的能力和資源,重新定位目標,有目的地學習,為即將到來的職業轉換進行能力的迭代升級及心態調適。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柜員
課程收益:
● 幫助柜員進行從“技術型能力”到“人際型能力”的轉型認知;
● 幫助柜員比對營銷思維與技術思維之間的不同,提升市場意識;
● 幫助柜員分析員工與崗位的匹配性,理解工作價值;
● 使學員掌握日常情緒管理方法,調整職業狀態;
● 通過梳理柜員的能力三核 ,制定能力提升計劃;
● 幫助柜員理解營銷的底層邏輯,為練習營銷思維提升模型工具;
● 幫助柜員掌握營銷策略的思路,理解銷售的全貌,明確銷售的價值定位;
● 掌握主要場景的客戶接觸話術與異議處理技巧;
課程大綱
第一講:縱觀全局,擁抱趨勢
一、技術革命帶來行業變革
1. 什么是智能時代
1)感知智能
2)計算智能
3)認知智能
2. 人工智能與行業的融合
案例:螞蟻金服、百度、招商銀行、花旗銀行
1)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運用
2)預測客戶需求
3)優化資本結構
4)幫助業務決策
二、智能時代銀行人力資源變革
1. 智能時代銀行柜員的機遇與挑戰
2. 柜員能力要求的三個轉變
三、職業發展中的效能管理
互動游戲:人生六階段
1. 什么是職業發展的效能?
2. 變化的時代里影響職業發展效能的四個關鍵因素
3. 職業發展效率管理的三個注意要點
4. 職業發展目標管理的三個注意要點
第二講:職場續航,與崗位互動雙贏
一、讓組織滿意——柜員崗位勝任力管理策略
1. 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2. 柜員崗位的隱形回饋
3. 新時期崗位勝任力要求
1)心態塑造
2)思維升級
3)知識更新
4)技能迭代
4. 以終為始的工作思維
1) 5W2H工作分析法
2)企業要求四象限
3)職業品牌塑造:責任心、忠誠度的定義
二、讓個人滿意——柜員“幸福感”管理策略
1. 職場幸福四要素
2. 如何從當下的工作中發展核心競爭力
1)“深潛“工作與”浮潛“工作的區別
2)如何將當下的“浮潛工作“轉化為”深度工作“
3)發展“可遷移能力”
3. 柜員如何做好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1)平衡的本質是“想要的”與“能做的”之間的平衡
2)不同生命階段的“平衡”的定義
3)工具:生命平衡輪
三、網點轉型期柜員如何進行職業再定位?
1. 定位工具:三點一線
2. 了解自己: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能力測評
3. 了解環境:從四個方向分析柜員企業內的發展機會
第三講:自我賦能,發現你的優勢
一、能力管理——能力管理矩陣
1. 優勢區 退路區 提升區 盲區
2. 四個區域的管理策略
二、激發內動力——善用優勢,高效工作
1. 優勢的定義
2. 為什么需要發揮優勢?
1)積極心理學的動力機制
2)未來社會化分工的職業需要
3. 優勢的識別
1)優勢識別:SIGN標志法
2)互動:蓋洛普34項優勢才干測評與解讀
3)四大優勢主題才干的職業核心能力
4. 尋找支持系統激發內在優勢
1)優勢=才干*投入
2)不同優勢的激發環境
互動:如何在現有崗位上發揮優勢?
3)弱勢管理四象限
第四講:營銷突圍,職業續航
一、營銷認知
1. 營銷與銷售的區別
2. 銀行4.0時代營銷思維的轉變
二、營銷的核心:客戶需求
1. 需求三要素:缺乏感、目標物、能力
案例分析
2. 需求三要素的變化性
案例分析:銀行產品與客戶需求的匹配性
三、營銷意識的塑造
1. 銀行客戶的分類技巧:
1)客戶六區:農區、專業、創區、園區、商區、社區
2)客戶的分層分類:普通客戶、潛力客戶、放棄客戶……
2. 營銷策略制定七步曲
1)銷售常用話術訓練
2)與客戶同頻技巧
3)引發客戶興趣的三個技巧
4)產品呈現技巧:6)1)2)5)法則
5)處理客戶異議三段論法
3. 客戶拜訪十步曲
練習與輔導
羅姝老師 銀行人才培養顧問
13年企業咨詢輔導經驗
廣東衛視《和事佬》節目特邀職業咨詢嘉賓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BCC全球生涯教練
國家職業生涯規劃師
《四階驅動力®》管理課版權授課講師
《躍動職場©》職業發展系列課版權所有人
DISC人際溝通風格國際版權課認證講師
WMECA世界醫學認證協會認證完形治療師
曾任:雅虎網絡中國授權注冊中心大佛山地區 渠道經理/渠道總監/雅虎認證培訓講師
曾任:臺灣寶成工業集團大中華地區培訓中心 培訓經理
通信行業、金融行業、電力行業咨詢顧問
版權項目:《銀行管理者四階驅動力®》、《躍動職場職業發展系列©》
版權授權項目:《崗位經驗內化©》《非暴力溝通》《銀行網格化精準營銷》《DISC國際版權課》
執行項目每年達30多期,職業生涯規劃、銷售人才輔導等課程好評率達95%以上;受訓學員超8萬人次。
2007年—2014年間,羅姝老師作為項目顧問先后為移動、電力、銀行提供過人才培養體系搭建、課程設計與開發、服務營銷咨詢;2015——2019年間,作為專職老師主要進行銀行業的培訓及咨詢工作,合作客戶包括招銀大學、招商銀行、東莞農商行、上海浦發、民生銀行、長安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濱海農商行、廣西陜西等多家農商行、光大銀行、中國建行、河南農商行、河南郵儲等多家銀行,從銀行的服務營銷的輔導、到員工的職業發展輔導,對銀行的人才培養現狀和員工發展有深入的了解。
羅老師的授課特點:
01-內容緊貼新時期的企業人才變化,可做定制化輔導:
羅姝老師不僅講課,而且做個案咨詢和企業咨詢,曾為多個行業客戶提供關鍵崗位輔導,咨詢輔導經驗使課程內容緊貼實際應用,并且具體咨詢能力,可為客戶研發定制培訓咨詢項目;
02-線上線下培訓應用已獲得客戶的多次肯定;
線上培訓的邏輯需要層次清晰、語言要輕快,表達的信息量要大,更需要娛樂輕松,才符合學員的學習習慣,線下則需要加強體驗設計和實踐練習;羅姝老師輕松明快的授課風格正好適應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在光大、交行等混合式學習項目中實踐,受到客戶和學員的高度評價;特別是年輕學員,更喜歡和接受這種授課風格;
03-跨界思維,讓課程不僅有深度,而且有廣度,增強課程有趣性:
羅姝老師的職業經歷豐富,同時歷經銷售輔導、銷售課程講授、課程研發、職業發展咨詢等崗位經歷,使其具有 “跨界”思維,從不同剖面去解析一個知識點,擴寬了課程的視野,深受學員歡迎。
主講課程:
01-人才發展“心動力”:
《從校園到職場——銀行員工角色認知與職場適應》
《打破“職業倦怠“,重新出發——青年員工職業定位與發展》
《人工智能時代銀行員工職業發展管理》
《新金融時代銀行客戶經理職業內驅力提升》
《智能化轉型時期柜員職業迭代與營銷力提升》
02-人才發展“行動力”:
《DISC高效溝通與團隊協作》
《效能倍增——客戶經理溝通與表達訓練》
03-人才發展“強助力”:
《管理者教練式輔導技能提升》
《自我賦能——發現你的優勢》(青年員工)
《銀行版崗位經驗內化項目》
經典合作案例:
婁底移動人才培養項目——內訓師選拔認證項目
內蒙移動人才體系建設——“頭腦風暴”員工職業內動力提升項目
長沙移動人才培養項目——班組長崗位能力培養與資格認證項目
湖北聯通人才培養項目——班組文化建設與管理能力提升項目
湖南移動人才培養項目——四級客戶經理測評認證與輔導全省輪訓
安徽移動人才培養項目——全省集團客戶經理測評、認證培訓輪訓
貴州息峰聯社網格化精準營銷與種子促動師培養項目
安徽穎上農商行客戶經理培養項目——營銷能力提升與督導團隊建設
湖南芙蓉支行客戶經理培養項目——銷售方案呈現能力訓練
龍巖中行客戶經理培養項目——方案呈現能力提升
2017年招商銀行山東分行、深圳招銀大學《擁抱變化——員工職業生涯規劃》4期
2017年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百人大課《服務營銷崗位員工職場適應與發展》2期
2017年陜西農商行項目《網格化精準營銷》5期25天
2016-2017年江蘇建行《90后員工職業生涯管理》4期
2016-2017年東莞農商行《擁抱變化——新時代員工職業生涯規劃》4期
2016-2017年云南省中行《新員工職場適應與發展》2期
2016貴州省農全省200新員工入職課《職業生涯規劃與職業心態管理》
2016-2017廣發銀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與內動力提升》4期
2016-2019光大銀行廣州分行《職業化思維塑造與內動力提升》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