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QC質量改善小組是指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職工,圍繞企業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而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
QC小組是企業中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的有效組織形式,是職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經驗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相結合的產物。QC小組具有自主性、群眾性、民主性、科學性四大特征,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理論和方法。
自20世紀初至今,工業生產得到普及,各類質量工具被運用到工業生產中。特別是60年代興起TQC到80年代出現TQM的20年,MSA、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實驗設計DOE等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同一時期,作為最常用最基礎的QC七大手法率先在日本興起,并快速地被應用到了全世界的工廠。1979日本再一次推出新QC七大工具,新QC七影響和推廣不如舊QC七,但它們仍然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價值。
課程收益:
▲ 明確QC小組活動目的與意義
▲ 掌握現場改善QC七大手法
▲ 掌握QC小組活動推動關鍵程序和方法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中基層管理干部、技術人員
課程方式:啟發式、教練式、 互動式、 小組討論、管理游戲、視頻教學
課程大綱
第一講:QC活動簡介及目的與意義
一、QC活動的定義
1. 英文叫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現場的人員自動自發進行質量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組。
2. QC活動歷史
1)起源于1950年美國戴明教授的質量管理概念
2)1954年朱蘭教授進一步完善了質量管理的內容
3)1962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創,用于有計劃的大量提高生產力
二、QC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 起源于質量改善,它是任何系統突破或過程提高的絕佳方法
2. QC活動目的與意義
1)增進你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和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2)激發自身潛能,提升自我價值
3)培養團隊自主改善意識
4)訓練成員科學分析方法與解決問題的思維
5)提高團隊士氣
6)提高現場管理水平
二、QC活動的分類
1. 問題解決型
1)現場型:以生產現場人員為主體組成
2)攻關型:由干部、技術、現場管理者組成
3)管理型:由管理人員組成
4)服務型:從事服務工作的人員組成
2. 創新型
第二講:QC活動推進程序
一、QC活動推進的十個步驟
1. 第一步:組建團隊
1)組建團隊的原則
2)組建團隊的形式
3)圈長與圈員的職責
2. 第二步:選定課題
1)選題的原則
2)選題范圍:五大管理對象 六大管理目標
3)選題步驟
3. 第三步:把握現狀
1)觀察現場
2)收集數據
3)分析數據
4. 第四步:設定目標
5. 第五步:分析原因
1)特性要因圖
2)5 Why法
3)頭腦風暴
6. 第六步:驗證要因
7. 第七步:實施對策
1)提出對策
2)實施對策
3)評估對策
8. 第八步:確認效果
9. 第九步:鞏固措施
1)標準化
2)員工培訓與工作指導
3)定期檢核與總結
10. 第十步:總結與計劃
參考表單:《QCC活動計劃表》、《選題評估表》、《驗證要因計劃表》、《實施對策行動計劃表》《對策評估表》、《執行情況檢查表》
二、QC活動會議召開與關鍵
1. 組長組織小組會議
1)流程目標說明
2)上次決議檢查
3)工作問題討論
4)工作安排與下次會議時間約定
2. 內部評審與發表
1)制定QC小組活動制度與評核標準
2)統一報告的框架與內容
3)評審與現場發表活動
第三講:QC成果的制作與申報
一、QC報告的制作與參考案例
1. 邏輯
1)流程準確
2)前后連貫
3)分析合理
2. 真實
1)數據真實
2)活動真實
3)時間真實
3. 美觀
1)簡潔大方
2)圖表為主
3)配色柔和
4. 參考案例
二、QC活動申報
1. 申報路徑:公司QC活動代表向省市質量協會遞交申請
2. 省市質協或輕工業協會審查主要依據
1)材料評審
2)發表評審
第四講:QC七大工具的應用
一、查檢表—日常執行檢查 (集數據)
1. 用差衙故事引出查檢表。以電影<中國機長>飛機點檢舉例說明。以汽車保養,不良品記錄,生產記錄說明查檢表
2. 學員練習:設計記錄用查檢表
工站1 (日期,不良類型,材料甲乙,機臺ABC)
工站2 (日期,不良類型,材料甲乙,作業員張/李)
工站3 (日期,不良類型,材料甲乙,機臺XY)
不良類型共21種:△①②③④⑤□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①②③④♁✽♀♂
3. 學員練習:使用查檢表
根椐導師提供骨牌將10天的不良品記入查檢表( 約300個不良品 )
不良品附帶日期,不良類型,材料,機臺,作業員等重要信息
4. 繪制流程講解
5. 查檢表輸入輸出與專案對策,魚骨較,柏拉圖,層別法的關系
學員練習:人事資料表設計
二、層別法——篩選差異(作分析)
1. 方法定義
2. 用案例‘ESD分析過程’展示層別法使用過程(錯誤分析正確分析)并導出共線性問題
3. 通過案例‘不良報表’鞏固層別法概念
學員練習:針對柏拉圖找出的前五大不良進行層別分析,采用道具(以骨牌作為不良品)由學員分組練習
通過討論層別結果:學習共線性,大類層別與小類層別的優缺點,生產流程軸與時間軸的交叉,共線性的統計排除法。
4. 通過多人少量的案例,多個星期但頻次相近案例,展開互動式教學。讓員開發深度層別能力(人員,設備,層組深度層別)
5. 采用創新的繪圖方法開發位置相關的深度層別能力
6. 用交通事故率比較,幸存者理論講述均衡分層的重要性
總結
三、散布圖——輸出與輸入關聯性(看相關)
1. 散布圖概念及各種相關介紹( 不相關,弱相關,強相關 )
2. 案例演示散布圖繪方法
四、直方圖——數據分布狀態(顯分布)
1. 直方圖概念,功能(數據分布,掌握直方圖才能進階學習統計分布及其應用)
學員練習:使用導師提供的100個數據繪制真圖,鞏固分布的概念
2. 直方圖與產品規格比較導出制程能力分析
解讀:直方圖與產品規格限的關系(寬度,偏移)
3. 直方圖繪流程
4. 直方圖七種類型解讀(原因分析)
( 正態,雙峰,離島,偏峰,絕壁,高原,鋸齒 )
五、特性要因圖——重要因果關系(追原因)
1. 特性要因圖定義
案例展示:客戶端出現Mura缺陷
2. 特性要因圖設計步驟
1)確定魚頭:問題
2)確定主刺(主因)
3)確定中刺(中因)
4)確定小刺(小因)
5)驗證要因
六、柏拉圖——優先重點項目(抓重點)
1. 柏拉圖的原則:80-20法則
案例練習:LCD功能測試站主要不良統計
2. 柏拉圖的作用
1)找到最重要的原因和異常
2)體現了“少數重要,多數次要”的規律
七、管制圖——制程變異管理(找異常)
1. 管制圖定義
2. 管制圖分類
1)計量值管制圖
2)計數值管制圖
3. 均值與極差管制圖(X-R)的繪制步驟
朱軍老師實戰生產管理專家
TWI版權認證講師
12年世界500強企業管理經驗
8年的生產培訓管理經驗
曾任:富士康科技集團丨生產主管與項目負責人
曾任:歐菲光科技集團(觸摸屏龍頭企業)丨生產&品質經理
曾任:晟光科技股份公司丨廠長
擅長領域:班組長、主管、品質管理、5S、精益生產等系列課程
實戰經驗:
1.參與蘋果Iphone手機在F公司的第一條電容式觸摸屏建設,并順利通過蘋果客戶審核,量產之后的Sensor段良率維持在98%以上;
2.HP顯示器武漢專案負責人。成功主導惠普顯示器從深圳移轉至武漢專案,在半年之內,6條生產線順利移轉,主導并通過了惠普客戶、CCC認證等一些審核,順利量產,良率與深圳廠區一致維持在99%。
3.參與建設全球首條用Metal Mesh制程電容屏的生產線,并順利通過量產,主要產品是PC類的10.1寸至28寸產品,出貨客戶有:Dell、HP、Acer、Lenovo、華為、三星等,Sensor段良率也穩定維持在97%。
4.參與歐菲光科技集團培訓體系建設與實施,前三名中級內訓師,滿意度調查平均評分在94.2分。
5.擔任晟光科技股一期工廠廠長,主導安徽蚌埠的工廠從0開始建設,品保部發展到80多人,各個質量體系建設完備,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多個客戶的審核,一期工廠在2012年的年利潤2000萬。
6.參與惠州某外資電子廠MTP中層管理能力提升項目,歷時6個月,和測評、調研、培訓、輔導、測評結案5個階段,中層管理能力整體測評從69分提升87分。
7.主導東莞某PCBA電子組裝廠年度的中高層管理能力提升項目,歷時2016年整年,并負責課級主管的《TWI》課程實施。
8.參與順豐科技TTT項目,從調研、培訓、1對1輔導、認證結業,歷時3個月,33名內部講師,通過率為85%,得到順豐集團領導、順豐科技培訓經理大力贊賞。
主講課程:
《金牌班組長五項修煉》
《優秀班組長管理能力提升》
《TWI一線主管能力提升訓練》(2-4天)
《實踐型班組長管理能力提升》
《卓越班組長綜合管理能力提升》(10天)
《五型班組長建設》
《5S/6S推進實務》
《質在必勝---全面質量管理TQM》
《現場改善與生產效率提升》
《8D 問題分析與解決》
《QC七大手法運用實務》
《SQM供應商質量管理》
《基層主管工作教導與部屬培育》
《精益生產概論與推進實務》
《FMEA工具應用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