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人才培養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向前的關鍵途徑,也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最高形式。
在人才培養與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將外部的知識轉化為內部技能、如何將組織過往的崗位專業經驗進行總結、梳理、沉淀、升華和傳播,是企業最有戰略性的投資,其作用在于:
1、崗位優秀經驗的提煉,化隱形知識為顯性化,建立企業知識庫,防止組織優秀經驗的流失;
2、沉淀出緊密結合業務的關鍵課件,用于企業內部傳承轉化,可以確保培訓效果并批量節約培訓經費;
3、讓參與者提煉和總結崗位經驗,檢視不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對參與者本身就是最佳的培養方式;
4、通過崗位經驗梳理可以審視和優化崗位工作標準, 推動企業學習型組織建設,成為行業標準的有效引領。
本項目的目的在于通過系統、專業、務實、可持續的培訓模式,將管理者轉型為內部培訓復制力量,將崗位優秀經驗通過提煉、梳理、整合成標準化內部教材并進行傳承、復制。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課程特色:
1、現場出成果,結果導向、層層分解,運用“講解+示范+練習+評審”的形式現場產出成果,避免后期無法落地;
2、務實出成果,所有產出的成果均來自于業務實踐并回歸業務落地;
3、批量出成果,能在課程現場批量化產出經驗化課件;
4、快速出成果,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能快速產出成果;
5、快樂出成果,摒棄傳統的枯燥式的課程設計開發思路,以“動機、標準、工具”為核心,保證過程的愉悅。
課程時間:2-3天版
課程大綱:
時間安排 第1天上午 教學方式
(主要) 講解+活動+案例+討論+視頻
課程主題 出發:概念篇
隱性經驗顯性化:設計篇01 階段性成果 《課程規劃藍圖》(初稿)
出發:概念篇
0-組建學習小組
0-建立學習文化
概念篇01:培訓
1.1-培訓的定義
1.2-培訓的意義
1.3-培訓的趨勢
概念篇02:培訓師
2.1-培訓師的角色
2.2-培訓師的任務
概念篇03:內部課程
3.1-內部課程開發導向
3.2-內部課程開發標準
時間安排 第1天下午 教學方式
(主要) 講解+示范+練習+輔導
課程主題 隱性經驗顯性化:
設計篇01:確定課程定位
設計篇02:萃取課程內容
設計篇03:優化課程結構 階段性成果 《課程結構思維導圖》(初稿)
第一階段:隱性經驗顯性化
設計篇01:確定課程定位
1.1-以任務為導向-擬定課程題目
1.2-以問題為線索-分析組織需求
1.3-以對象為主體-分析學員需求
1.4-以結果為目的-設定教學目標
設計篇02:萃取課程內容
2.1-內容來源
2.2-內容要求
2.3-萃取工具
設計篇03:設計課程結構
3.1-確定基本結構
3.2-優化課程邏輯
時間安排 第2天 教學方式
(主要) 講解+示范+練習+輔導
課程主題 顯性成果標準化:
開發篇01:演示文稿轉換
開發篇02:匹配教學策略 階段性成果 《PPT演示文稿》(含教學策略)
第二階段:顯性成果標準化
開發篇01:演示文稿轉換
1.1-課件編制原則
1.2-課程轉換流程
開發篇02:匹配教學策略
2.1-學習導入
-激發動機
-建立信任
-引入主題
2.2-學習組織
-講解陳述
-展示示范
-練習演練
-總結輔導
2.3-學習遷移
-要點回顧
-目標檢核
-行動促進
時間安排 第3天上午 教學方式
(主要) 講解+示范+練習+輔導
課程主題 標準課程生動化:
呈現篇01:調整狀態
呈現篇02:梳理結構
呈現篇03:運用儀態
呈現篇04:強化演繹 階段性成果 《培訓師呈現基本要素標準》
第三階段:標準課程生動化
呈現篇01:調整狀態
要素01:緩解-緊張情緒
呈現篇02:梳理結構
要素02:開場-引人入勝
要素03:主體-邏輯清晰
要素04:結尾-意猶未盡
時間安排 第3天下午 教學方式
(主要) 評審+輔導
課程主題 評審:成果篇
課程內容評審 階段性成果 課程評審
評審:成果篇
成果篇01:內容評審
1.1-課程介紹
-課程背景
-課程目標
-課程結構
-課件展示
-策略展示
-價值詮釋
1.2-合格標準
劉議鴻老師 企業學習產品開發專家
中國版權學習產品研發推動者
組織經驗內化與實戰課程開發專家
»他是培訓圈的勞模,近四年每年保持約260天課量以上,每年交付成果的項目28個以上
»他是版權產品的典范,一個《崗位經驗內化項目©》,被225家行業龍頭企業、2050多天項目課程、3860余門標準課件包、4600多名內部兼職培訓師成長見證!
»他是被企業反復采購的傳奇,僅東風集團系統內的公司2016-2019年采購其完整項目29期(仍在持續增加中)、也是被中國煙草、中國聯通、中國石化、中國中車連續5年以上采購的老師。
《左圓右方——創新落地項目》、《雙截營銷》、《師出情境——銀行全情境營銷教練賦能計劃》、《脫口成章——內訓師表達技能訓練沙盤》、《輕松講好課——內訓師交互式授課工具訓練》等10余個熱點版權項目開發主導者
行業資歷:
曾服務于大型連鎖企業、上市公司和大型國有企業,歷任培訓經理、培訓總監、培訓學院院長,現擔任多家企業商學院人才發展與培訓體系構建顧問。
一直致力于企業人才培養系統和內部培訓力量建設的研究與實踐,主張“把員工個人智慧當作組織的知識資產去管理”,是“崗位經驗內化”和“組織知識資產管理”的最早提出者與踐行者。
率先提出課程和項目“為結果付費”并開始推行——能“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實際內容,解決實際問題、取得實際效果”,是目前培訓市場上為數不多真正能“對結果負責”的老師。
授課風格:
睿智務實而又幽默風趣,能把愉悅的過程與嚴謹的結果相結合,被企業評價為既“精專業”而又“懂人性”的實力派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