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兩網,世界一流
課程背景:
國家電網三屆四次職代會暨2019年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其中,“三型”是指樞紐型、平臺型、共享型;“兩網”是指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國網公司力求通過開展打造“三型”企業和運營“兩網”行動,實現建設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的奮斗目標。
作為電網基層企業的員工,如何在“三型兩網”的打造過程中,明確自身的行動準則和工作方法,將本崗位的工作職責與公司戰略目標結合,持續有效地開展工作,成為企業基層人員的能力建設的“當務之急”。
本課程通過探討“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內在邏輯關系,明確戰略規劃的內涵要求,對戰略政策進行正確解讀;通過分析電力企業主營業務和資源配置歷史沿革,闡述電力體制改革的必然因素;通過關注時下電力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熱門話題,確定從業人員的業務要求,企業學員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為實現“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提供有力的人員保障和技術支撐作用,不斷促使企業高效發展。
課程收益:
● 通過課程學習,學員明確“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內在邏輯關系,將企業戰略規劃讀懂讀透,更為準確地把握工作切入點
● 學員通過分析電力企業主營業務和資源配置歷史沿革,明確“三型兩網”建設過程中,來自人機、料、法、環等各領域的新思潮、新技術和新工藝,有效對其進行辨析,制定并選擇適合本企業發展最優方案
● 通過課程學習,學員善于運用系統平臺管理手段和輔助方法,將自身經驗逐步沉淀、內化,以系統平臺數據的輸出形式,逐步完善管理動作,促使工作高效開展
● 通過課程學習,學員牢固樹立“PDCA”的管理思路和工作模式,適時對本職工作注入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等環節,確保節點把控,實現工作質量的提高
● 學員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明確“三型兩網”打造過程中,對自身知識水平、專業技能的新要求,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斷將業務整合,持續培養創新能力,采用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開展業務工作
課程時間:2天,6小時/天
課程對象:班組長、項目經理、高級主管等
課程方式:視頻播放、圖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組討論
課程特色:
● 講師講解,立足現場實際,深入淺出的講解演繹讓學員充分理解
● 形式多樣,培訓采取課堂集中培訓的形式進行通過課堂講述、視頻播放、圖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學員充分牢固掌握課堂所學知識
● 實戰演練,面對面進行問題提出及解答,確保人員明確重點和難點
● 案例演示,通過經典設備管理案例,明確重點內容是否掌握
課程大綱
第一講:政策理論中明辨“孰是孰非”
一、電之路,在何方?
1.“能源互聯網”是總目標
2.“橫向”——多型能源互補“勢在必行”
3.“縱向”——源網荷儲協調“有力把控”
4.“三維”——科技力量切入“時代強音”
二、從“三型”看“特征屬性”
1“樞紐型”是產業屬性
2.“平臺型”是網絡屬性
3.“共享型”是社會屬性
三、以“兩網”做“工作抓手”
1. 堅強智能電網——骨骼肌肉
1)骨骼牢固性——基礎設施質量可靠
2)肌肉柔韌性——安全防護能效出眾
3)細胞代謝性——人員技能持續錘煉
四、持“一流”為“衡量標尺”
1. 一流的業務模式
2. 一流的數據平臺
3. 一流的標準制度
4. 一流的人員能力
5. 一流的品牌效應
第二講:電力“新概念”——“泛在電力物聯網”
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包含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四層結構。
一、電網面臨“三重挑戰”
1. 電網形態復雜化
2. 電力市場倒逼化
3. 多邊市場數字化
二、測-傳-控-饋“四大結構”
1.“測”——感知層
1)感知點規模大
2)采集數據全面
3)涵蓋范圍廣泛
2.“傳”——網絡(傳輸)層
3.“控”——平臺(數據)層
1)數據統一匯集
2)數據統一管理
4.“饋”——應用層
1)智能化服務
2)人性化服務
3)數據價值體現
三、應用手段“百花齊放”——“大云物移智鏈”等
1. 大數據
2. 云計算
1)對資源的有效管理
2)對應用軟件的彈性管理
3. 物聯網
1)通過信息傳感設備
2)約定協議信息交換和通信
3)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
4)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的互聯
4. 移動互聯網
1)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結合
2)移動端對因特網信息訪問
3)核心是互聯網
4)移動是桌面的補充和延伸
5)應用和內容是根本
5. 人工智能
1)感知理解世界
2)分析數據信息
3)決策或建議
4)汲取經驗教訓
6. 區塊鏈
1)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
2)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四、建設項目“系統龐大”——六方面11方向
1. 對內業務
1)提升客戶服務水平
2)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3)提升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
4)促進清潔能源消費
2. 對外業務
1)打造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
2)培育發展新興業務
3)構建能源生態系統
3. 數據共享
4. 基礎支撐
5. 技術攻關
6. 安全防護
五、終極目標“萬物互聯”
1. 神經網絡“三大性質”
1)覆蓋性——能源流“潮汐合理”
2)交互性——信息流“高速通行”
3)敏感性——業務流“高效運轉”
2.“三流合一”貫穿“三端”
1)能源流、信息流、業務流合一
2)生產端、傳輸端、消費端協調
第三講:歷史沿革中明確“發展方向”
一、基礎業務向新領域“拓展”
1. 從“發輸變配”到“源網荷儲”
1)“源”側的“洗心革面”
2)“荷”側的“后發制人”
3)“儲”側的“真空乏力”
4)“網”側的“綠衣紅娘”
2. 從“一花獨秀”到“萬紫千紅
1)“一花獨秀不是春”——火電的“獨孤求敗”
2)“萬紫千紅春滿園”——多能源“變廢為寶”
二、電氣工程與新專業“交互”
1. “老三篇”起家的“行業王國”
1)開山鼻祖的“正統衣缽傳承”
2)電工理論“人文素養滲透”
2.“新三板”跟進的“后起之秀”
1)儀表記錄——就地與遠動
2)設備控制——人工與自動
3)材料選用——電纜與通信
4)業務實施——經驗與數據
三、硬件實施的強弱電“兼容”
1. 電力電子技術的“應運而生”
2. 器件制造與電路設計“完美搭配”
3. 繼電保護與測控裝置的“新舊交替”
四、軟件算法的“百家爭鳴”——“測-算-控-饋”原理致勝法
1. 炎黃子孫的“謀略性”
2. 宏觀戰略的“針對性”
3. 院校學院的“偏向性”
4. 大師學派的“多元性”
5. 裝備制造的“投入性”
6. 科技企業的“介入性”
7. 產業集團的“習慣性”
8. 施工組合的“靈活性”
第四講:落實執行中明晰“人員能力”
一、“持續不斷”的學習能力
1. “蘋果落地”式的好奇心
2. “廢寢忘食”式的求知欲
3. “入木三分”式的獲取力
二、“海納百川”的融合能力
1. “餅卷萬物”的席卷力
2. “舌尖中國”的搭配感
3. “大眾評說”的反饋音
三、“孜孜以求”的創新能力
1. 理念創新兼顧“安全可靠”
2. 技術創新結合“現場實際”
3. 設備創新注重“溝通協調”
4. 工法創新立足“人員水平”
四、“九九歸一”的總結能力
1. 從“紛繁復雜”到“品鑒精髓”
1)新思潮的“批判繼承”
2)新技術的“論證實踐”
3)新設備的“試點應用”
2. 從“橫嶺側峰”到“統籌兼顧”
1)狹義理論到廣義范疇的“驗證”
2)理想境界到現實情況的“糾偏”
3)科學研究到應用技術的“調和”
4)理論學派與工程團隊的“實踐”
3. 從“魚龍混雜”到“標準統一”
1)階段成績歸納總結
2)項目成果專業會審
3)樣板案例推廣示范
4)制度標準編制沉淀
5)信息平臺經驗內化
課程收尾:回顧課程、答疑解惑、合影道別
張天蓬老師 電力企業技能提升管理專家
13年電力行業實戰經驗
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電力工程技術工程師
英國標準協會(BSI)“QESH”管理標準內審員
中電聯(北京)認證中心“四標一體”管理標準內審員
曾任: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張家口發電廠(央企) 項目經理
現任: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 安全質量主管
擅長領域:安全質量檢查、安全生產標準化檢查、電氣二次專業技術管理、QC小組管理、廠用電系統管理……
張老師一直專注于電力領域,為多家電力企業提供培訓服務,并結合授課和實戰經驗,把發電企業電氣工程專業技術為基礎,以安全、質量、三標(職業健康安全、質量、環境)體系管理審核、持續改進為依托,從而改進企業工作方法方式,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減低生產運營成本,并且研究出了系統化的電力課程,幫助企業真正做到“零事故、高效率、精準化”。老師至今累計授課上百余場,參訓學員高達上千余人,課程好評率達95.6%。
實戰經驗:
▲ 設備技術管理:曾帶領大唐集團團隊成員進行的8個項目的研發和改進,針對電力企業內的是設備進行改良與升級,提高了電力企業巡檢效果和質量,以及提高系統運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每年為企業減少用電成本50萬元。
▲ 項目團隊管理:曾帶領大唐集團團隊成員,進行了多個項目的研發和改進,其中曾參與2014年與2017年的全國電力行業QC活動,針對電力企業內的設備機械進行了改良改造, 提升了企業內設備運轉效率,減少了企業設備事故的發生;隨后,該項目分別榮獲“2014年全國電力行業QC活動優秀成果二等獎”與“2017年全國電力行業QC活動優秀成果一等獎”。
▲ 安全質量管理:曾為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所轄的20余個(天潤西北運營中心、全南天排山風電場、平魯臥龍洞風電場等)風電場進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提升》等電力課程授課,培養了近30余位優秀的安全質量管理人員,為企業提高了40%的安全質量率,降低了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
部分授課案例:
單位名稱 課程名稱 返聘期數
天潤西北運營中心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6期
全南天排山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6期
平魯大山臺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4期
平魯臥龍洞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8期
蔣家坪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6期
鷹鷂山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6期
右玉牛心堡風電場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6期
平陸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提升》 8期
絳縣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提升》 6期
夏縣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提升》 6期
濮陽清豐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檢修維護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6期
安陽潤金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檢修維護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6期
滑縣二期項目部 《電力企業之檢修維護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4期
煙墩7C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班組長管理》 8期
德州夏津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班組長管理》 4期
淖毛湖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班組長管理》 4期
巧家洗羊塘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班組長管理》 8期
達茂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點檢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4期
固陽興順西風電場 《電力企業之點檢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4期
赤峰沐風電力設備有限公司 《企業廠用電系統管理》 6期
北京匯通聚原風電技術有限公司 《企業廠用電系統管理》 4期
…… …… ……
主講課程:
《電力企業之班組長管理》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高效檢查》
《電力企業之檢修維護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電力企業之點檢人員工作技能提升》
《電力企業之QC小組管理技能提升》
《電力企業之檢修工作高效管理》
《企業班組與班組長建設管理》
《三型兩網,世界一流》
《企業廠用電系統管理》
授課風格:
授課思路——“3+2+2+1”授課思路:即企業“三種人員”(班組長、點檢員、作業組),樹立“兩條思路”(PDCA、小時活新),運用“兩種方法”(檢查方法、QC項目制方法),進行“一個業務”(電力生產運營業務)。
老師立足于學員角度考慮問題,設置“問題停車場”給學員提供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方案;并且老師授課形式多樣,思路清晰,邏輯性、落地性極強;老師還善于引入案例教育,利用行業案例,對學員進行具體指導,讓學員學有所獲,掌握核心知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