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說明
此課程目標在于幫助企業探索顛覆性創新的項目機會,協助企業打開全新的視野,重新塑造其核心競爭力,進而能有效接近目標,創造出商業飛輪,使其得到持續增長的成果!組織戰略轉型的實現在于對市場的洞察與組織核心創新資源的匹配能力,本課程中運用了哈佛大學全球創新研究院的全局戰略分析地圖,在逐步分析中協助企業定位戰略優勢,并找到獨一無二的市場價值,一步步拆解行動與衡量標準,從組織架構到人員能力實現戰略目標!
課程特色
● 集全球創新研究之大成,結合美國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大學主導的全球創新研究院(GIMI)的創新戰略分析法、全球500強企業的創新實踐,兼具理論先進性及實操性,含金量極高;
● 直面組織戰略與業務問題,實戰性強,以半咨詢形式產生實際的落地成效。不但提升創新思維,學習創新工具和方法,更緊密結合業務,將創新戰略轉化為商業價值,使用先進的創新方法論及工具研討業務,找出業務創新突破點,挖掘商業機會點,獲得盈利增長。
版權工具介紹
本課程的方法論來自全球創新管理研究院的商業創新全景地圖(詳情參見官網https://www.giminstitute.org/),全球創新管理研究院( Glob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簡稱GIMI)是創新管理領域的全球標準認證委員會,其創新管理工具是一套全球公認的創新標準與流程程序。研究院由來自世界各地的首席創新官、創新執行官、學者和顧問組成。由該研究院發布的“商業全景地圖”是一套完整的創新框架,包含創新戰略、創新流程、創新能力等全維度的綜合運用,是一套完整的創新指導手冊。該工具由800多個組織共同參與研發,該創新框架由全球杰出創新專家、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學術界科研人員和行業從業者共同制定、審批和認可。在哈佛大學商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和霍爾特國際商學院等全球頂尖大學均提供創新培訓。世界五百強企業中超過三百家企業都在GIMI的框架和流程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領域的開發拓展,包括NASA、蘋果、波音、寶潔、麥當勞、阿里巴巴等企業。
該工具直面組織戰略與業務問題,實戰性強,幫助企業產生實際的落地成效。該工具不但能夠幫助學員提升創新思維,掌握創新工具和方法,更是緊密結合業務,關注與業務的結合、以客戶價值為中心的創新,能將創新戰略轉化為商業價值的方法,使用先進的創新方法論及工具研討業務,找出業務創新突破點。注重從創意激發到創新落地的過程及工具方法、將創新轉變為被大眾所接受并產生商業價值的全鏈條方案工具。
吳大有博士是中國大陸區第一位獲得該研究院資格認證的專家,吳老師致力于將該創新管理標準流程工具引入眾多在華五百強企業,在IBM、歐萊雅、阿里巴巴、強生等企業均提供商業全景地圖相關的培訓與咨詢服務,擁有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兼具理論先進性及實操性,過往幫助眾多五百強企業成功解決其真實業務挑戰。
培訓方式
本課程為工作坊形式,以講師講授、畫布研討、案例演練以及小組討論為主,課程時長為2天。
課程提綱
課程核心架構:
創新意圖探索——洞察創新機會——搜尋商業潛能——提出市場構想——設計落地計劃
第一章 戰略意圖分析:顛覆式創新還是維持性創新?
目的:確認創新應該在何處發生
說明:運用系統視角檢視整體的創新構想藍圖,更快速準確地找到創新戰略
■ 創新的四大象限
*選擇的策略與時機
■ 顛覆性創性的驅動要素
*科技驅動還是數據驅動 ?
*鎖定北極星指標: 用戶忠誠度
■ 用戶忠誠度的四個意義
*用戶重覆購買率
*用戶主動推薦率
*用戶正向建議率
*用戶多元嘗試率
■ 組織的現有的競爭模式分析
*主要價值主張與市場策略
*目標核心客群的變化與需求洞析
*現有商業模式的盈利方法
*企業目前的關鍵競爭力分析
*企業的品牌與渠道影響力現況
*企業行業變化與趨勢分解
第二章 洞察創新機會:內外部掃描
目的:辨識更具潛力更慧眼獨具的潛在機會
說明:使用分散工具轉化上一階段得到的訊息,強化其可操作性,使價值鏈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 行業未來發展預測與分析
*哪些新興科技可能影響行業?
*用戶人群變化如何影響需求?
*行業面臨哪些可能挑戰?
*環境與政策可能帶來哪些變動?
*行業目前在國際上有哪些發展趨勢?
第三章 搜尋商業潛能:市場全局分析
目的:驅動可持續的成長動力
說明:辨識上述產出的創新模擬方案,并且持續探索各種更有突破性的概念
■ 竟爭對手優勢對比
*眼前與潛在競爭對手搜查
■ 相關產業與可能合作伙伴挖掘
*以產業現有的平臺合作模式進行分析
*以用戶的需求變化推測可能合作資源
*潛在相關產業競爭優勢洞察
■ 行業價值鏈上下游分析
*企業現在供應鏈協作形態檢視
*發現價值鏈中的顯性與隱性冠軍
*分析價值鏈企業競爭優勢能力
第四章 提出商業構想:設計戰略競爭方案并定義核心競爭點
目的:建構出最理想的商業策略
說明:使用檢驗工具測試前述概念有效性,快速找出實證根據以過濾出可用選項
■ 完成市場全局競爭圖譜
* 進行遠中近期戰略連線與研討
* 依目標戰略模式進行戰略陳述
* 戰略內容元素檢視
■ 戰略核心競爭點確認
* 由戰略陳述分析核心競爭點
* 反向失敗因素分析與風險預測
* 組織資源能力盤查,發現與戰略目標間的差距與障礙
第五章 組織目標設計:落地方法拆解
目的:讓創新產生成果
說明:使用相應工具快速驗證創新計劃落地的可能性
■ 組織愿景與目標結合
* 企業現有的使命確認: 我們想對這個世界帶來怎么的改變?
1. 歷史墻展示
2. 企業的文化故事
* 企業現在的愿景確認: 我們想對這個世界發出什么樣的訊息?
1. 愿景藍圖描繪
2. 關鍵價值提煉
■ 設定行動目標與指標內容
* 組織目標拆解與指標設定
* 確認各領先指標與里程碑行動
■ 戰術落地測試與迭代
* 開放空間討論與反饋收集
* 使用PDCA進行迭代
* TA測試與優化
專家介紹:吳大有 博士
專業資質
■ 有數咨詢總經理、數聯易通國際數字交易投資顧問平臺主席
■ 中國數據資產國際標準化工作組專家組成員、國際數字資產管理委員會專家成員
■ 工信部智能制造領軍人才、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數字化轉型特聘專家
■ 世界數字經濟論壇特聘研究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庫專家
■ 聯合國ESG高級策略顧問專家、香港可持續發展協會SDG規劃師
■ 清華、復旦、浙大EMBA班特聘講師,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2022年度杰出教師
■ 法國BREST商學院數字化轉型博士、英國劍橋大學創新管理系博士后研究員
■ 國際數據管理專家認證(DAMA)、六西格瑪黑帶(SSBB)、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認證(PMP)、產品經理國際資格認證(NPDP)、美國全球創新研究院認證專家(GIMI)
■ 著有《輪擺式創新》《數字化轉型之雙AI策略》《互聯網商業變革》等出版作品
■ 曾為IBM、西門子、歐萊雅、強生、三星、阿里、騰訊等企業提供培訓及咨詢服務
背景介紹
吳大有博士是國內資深創新管理與數字化轉型專家,為世界五百強企業提供創新管理與數字化轉型的培訓與咨詢服務。吳博士做為國際數字資產標準管理委員會的成員,發起并起草了中國數字治理師團隊標準與中國數字資產管理與人員治理標準等標準,并于2022年聯合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質量管理促進會共同制定了國內第一個企業首席數字官人才標準。
吳博士同時也是有數咨詢的創始合伙人,該公司是一家整合了數字化戰略咨詢、主數據治理、數字化系統搭建、數字資產隱私保護與交易、數字股權平臺規劃的全鏈路數字化服務平臺。吳老師在產學研三個領域的實踐與整合能力,極大程度保證了其在培訓內容上的可落地性與實操性。
在培訓工作上,吳博士擅長將企業專題以管理咨詢的技術與深度行業洞察有機結合,在課程中采取培訓加輔導的模式,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通過分析診斷、課程個性設計、培訓實施、互動體驗、項目輔導和輸出咨詢成果等等步驟,全面提升學員的專業素質和解決問題的水平,同時也為企業產出可落地的成果。
過往客戶名單
央企及國資企業
國資委員會、中央電視臺財經、江西國資委、常熟財稅局、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糧集團、中集集團、中免集團、中國鋁業、中國建筑集團、中國能源建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核電、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電南瑞、市南電力、湖北電力、北京供電局、上海寶冶、上海電氣風電集團、上海城投集團、華潤集團、華僑城集團、保利集團、建發集團、北京通信管理局、四川通信管理局、廣東通信管理局、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移動商學院及各省市分公司、中國聯通及各省市分公司、中國電信及各省市分公司、航空工業雷達研究所、無錫地鐵、廣州地鐵、廣日電梯、杭州大廈等等
外資與合資企業
IBM、LG、歐萊雅、聯合利華、百事、億滋、三得利、耐克、愛馬仕、迪卡儂、星巴克、富士、西門子、施耐德、阿克蘇諾貝爾、巴斯夫、采埃孚、三星、輝瑞、強生、拜耳、默克、丹納赫、貝朗、惠普、飛利浦、杜邦、理光、愛普生、友邦、安永、太古地產、特朗思、斯派莎克、蘇伊士水務、法雷奧等等
行業龍頭企業
TCL、SHEIN、OPPO、360、浪潮云、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聯想、美團、小米、三七互娛、網易、神州、富士康、康師傅、蒙牛、養生堂、美的、海爾、舜宇、螞蟻金服、平安集團、白云電器、沁園、周大福、寶姿、雅戈爾、美特斯邦威、復星醫藥、邁瑞醫療、奕拓醫藥、九洲藥業、萬達、萬科、中南地產、融創、時代、龍湖、萬物梁行、碧桂園、萬科物業、龍湖物業、金螳螂、漢翔航空、海南航空、高頓教育等等
金融保險行業
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荷蘭銀行、美國銀行、渣打銀行、平安集團、平安保險、平安證券、螞蟻金服、友邦保險、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匯添富基金、中郵消金等等
生物醫藥行業
輝瑞、強生、拜耳、默克、丹納赫、貝朗、富士、復星、邁瑞、上海醫藥、九洲藥業等
智能制造行業
IBM、西門子、施耐德、中國中鐵、寶鋼、美的、海爾、富士康、浪潮云、遠東電纜等
汽車部件行業
廣汽、上汽、一汽、大眾、通用、戴姆勒、寶馬、別克、吉利、東風汽車、特斯拉等等
快消品行業
歐萊雅、聯合利華、百事、億滋、三得利、喜力、康師傅、蒙牛、耐克、迪卡儂等等
互聯網行業
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網易、小米、愛奇藝、同程、攜程、三七互娛等等
教育及媒體行業
昆山杜克大學、香港大學ICB、清華大學EMBA、北京大學MBA、復旦大學MBA、上海交通大學MBA、浙江大學MBA、交通部黨校、博商學院、摩天之星、泰山商學院、第一財經、商業價值雜志、廣州教育基金會、東方企業家雜志、管理學家雜志等等
過往咨詢項目案例(部分)
上海聯通呼叫中心:數字化運營體系搭建項目
吳老師與中國聯通保持10年長期合作關系,其中為上海聯通呼叫中心提供為期2年的數字化轉型與績效提升服務。項目中結合客戶體驗地圖、用戶行為學與消費者心理學等理論模型,為客戶優化其服務內容,重塑服務流程。最終實現投訴量下降19%、服務成本下降近254萬元,營銷業務辦理量上升30%、當月單項業務新增收入超110萬元,業務服務滿意度達98.02%,為歷史最高水平。
京東集團:創新賦能中心搭建與創新方案孵化項目
吳老師與京東保持8年長期合作關系,曾協助京東大學組建創新賦能中心,為其定制面向全員的創新思維課程并對全體員工普及創新意識,對新項目進行創新孵化指導,同時協助京東規劃平臺流量引入計劃,利用其物流優勢開啟C2C端快遞業務,提高京東APP實質用戶下沉能力,帶動業務升級。吳大有老師是第一位入駐京東創新中心的專家,至今已成功為京東孵化248個內外部創新項目,賦能500多位內部創新官。
歐萊雅集團:創新項目孵化與業務數字化轉型項目
吳老師與歐萊雅集團中國總部保持6年長期合作關系,項目期數總計超過110天。內容涵蓋數字化轉型、設計思維、商業戰略、用戶洞察、創新管理等板塊。除了各部門輪訓之外,我們還在管培生全球培養計劃、屈臣氏門店升級計劃等項目中對不同部門與層級的學員進行了全面賦能。其中管培生創新訓練營項目是為期7天的封閉式培訓,為微咨詢形式,包含授課、研討、項目輔導、業務咨詢、課題孵化等環節。吳老師不僅從流程與工具上確保學員掌握拆解業務議題的邏輯與方法,更是在內容與業務知識上給予了大量的專業輸入,以外部顧問的視角為企業提供了海量的行業前沿資訊與商業動態信息,并成功孵化了大量落地項目。運用定制化賦能方式幫助客戶解決實際業務瓶頸。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數字化業務創新與組織轉型落地
吳老師為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提供了為期2年的數字化戰略轉型陪伴式咨詢服務,在項目前期設計了數字化創新大賽等活動,通過大賽實現培養人才、挖掘場景、組建團隊、賦能業務、營造文化的多重目標。本次大賽召集了近千位報名者,30多個優秀項目,最終成功產出8個數字化創新業務項目,成功選拔出優秀團隊共60余人,同時在過程中進行標桿項目萃取與人才模型分析,形成數字化人才畫像,并建立數字化轉型辦公室,由一把手擔任數字化項目指導人。在轉型過程中,吳大有老師進行了全程指導并且給予數字化項目落地路徑示范,協助集團迅速復制大量優秀項目與組織內部的數字化人才。
華僑城歡樂谷集團:高管訓練營創新戰略轉型項目
吳老師為中國八大區域分公司的總經理與高管開展了為期1年的創新戰略轉型項目,明晰創新戰略,拆解落地戰略,按照各園區實際情況與用戶群體探尋有效的破局策略,并設計對應組織人員架構與管理指標。全程進行跟蹤、輔導、迭代與復盤,對全員進行賦能提升,并促進華僑城歡樂谷各園區整體營運與盈利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