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匯算清繳對企業所得稅納稅人來說是一項不可避免的法定義務。所得稅匯算清繳,說到底就是對企業全年有所得稅應納稅額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計算和確認,并按照稅法規定,全面、真實、如期地履行申報與稅款繳納義務。金稅四期上線之后,企業更多的數據將被稅局掌握,監控也呈現全方位、立體化,國家要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轉變;金稅四期上線之后,對納稅人的監控可以用四個全來說明,全方位、全業務、全流程、全智能。雖然只是應納稅額的檢查、計算和確認,但差錯卻總是難免。因此正確認識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是第一步,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其特點,分析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概念,并結合《企業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以及最新政策解讀,掌握2022年匯算清繳填報要點,提前做好風險防范、稅務稽查應對措施、有效防范涉稅風險。
【課程收益】
【把握】精細盤點近年企業所得稅新政策,挖掘變革趨勢
【明晰】提前做好匯算財務報表重點分析,杜絕稅會差異
【了解】稅務部門對匯算結果的評估方法,風險靈活應對
【掌握】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及自查重點,規避涉稅風險
【優化】新稅制下企業所得稅匯算及清繳,實現降本增效
【應對】建立制度性保護措施與防控風險,堅持底線思維
【課程對象】
01、財務、稅務主管 02、 財務、稅務會計 03、財務、稅務專員 04、其他財務人員
(企業主、法人亦可參加)
【課程內容】
一、霧里看花——稅收環境變化下企業新出路
1. 探討企業可持續發展根本內因:富足興旺
2. 謀財者·必通政,實現財務目標正確手段
3. 稅收環境變化下我國現行稅種結構分析
4. 疫情下全國稅務工作及稅務稽查會議動態
5. 始終圍繞打擊虛開騙稅等違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
6. 稅收環境變化下現行企業稅務風險幾何
7. 金稅四期下企業涉稅風險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1) 多繳稅風險識別與管理
2) 少繳稅風險識別與管理
3) 發票風險的識別與管理
4) 合同簽訂的風險與應對
二、撥云見日——掀開金稅三期四期神秘面紗
1. 金稅三期:稅收管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總稱?
2. 大數據下“海嘯4號”科技成利器
3. 金稅三期下國家總結二十四字箴言
4. 金稅四期: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5. 金稅四期下企業應注意哪些涉稅風險
6. 銀行流水正式進入金稅三期管理風險
7. 稅務系統的全業務、全流程、全數據、全國聯網
8. 金稅四期下納稅違法成本的前世今生
9. 金稅四期下遠離風險爭做新四不財務
三、高瞻遠矚——匯算清繳及高風險結果分析
1. 匯算清繳結果屬于“高稽查風險結果”的幾種情況分析;
2. 稅務機關對企業匯算清繳申報資料的主要審核事項;
3. 稅務機關對年度匯算結果納稅評估審核的主要內容;
4. 企業所得稅納稅評估的基本分析指標及輔助分析指標;
5. 公司企業所得稅評估體系的建立及不同行業企業所得稅稅負率預警值;
6. 企業所得稅預繳與年終匯算清繳的協調與管理。
四、明察秋毫——稅前扣除差異調整與應對策略
1. 稅會差異本質原理與基本處理思維分析;
2. 工資薪金稅前扣除范圍、原則及跨年支付的問題;
3. 職工福利費標準和范圍;
4. 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的扣除要求
5. 關于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確定問題;(非金融機構貸款利息的列支)
6. 關于企業員工服飾費用支出扣除問題;(勞保費用的列支)
7. 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發生的費用扣除問題;
8. 免稅收入對應的支出扣除問題;
9. 業務招待費、會議費、董事會費、廣宣費的扣除要求;
10. 傭金、手續費、培訓費用的扣除標準;
11. 辦公用品、禮品費、餐費的扣除標準;
12. 跨年度費用、預提費用等項目的審查及調整。
五、運籌帷幄——重點稅源企業所得稅檢查大綱
收入方面
1. 企業取得的各種收入是否存在未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計稅問題。
2. 是否存在利用往來賬戶、中間科目如“其他應付款”、“遞延收入”、“預提費用”等延遲實現應
稅收入或調整企業利潤;
3. 是否存在視同銷售行為未作納稅調整。
4. 是否存在各種減免流轉稅及各項補貼、收到政府獎勵,未按規定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5. 是否存在接受捐贈的貨幣及非貨幣資產,未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6. 是否存在企業分回的投資收益,未按地區稅率差補繳企業所得稅。
成本費用方面
1. 是否存在利用虛開發票或虛列人工費等虛增成本費用。
2. 是否存在使用不符合稅法規定的發票及憑證,列支成本費用。
3. 是否存在不予列支的“返利”行為,如接受本企業以外的經銷單位發票報銷進行貨幣形式的返
利并在成本中列支等。
4. 是否存在將資本性支出一次計入成本費用:
5. 在成本費用中一次性列支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物品未作納稅調整;
6. 達到無形資產標準的管理系統軟件,在營業費用中一次性列支,未進行納稅調整。
7. 企業發生的工資、薪金支出是否符合稅法規定的工資薪金范圍、是否符合合理性原則、是否在
申報扣除年度實際發放。
8. 是否存在計提的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超過計稅標準,未進行納稅調整。
9. 是否存在超標準、超范圍為職工支付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未進行納稅調整。
10. 是否存在應由基建工程、專項工程承擔的社會保險等費用未予資本化;
11. 是否存在只提不繳納、多提少繳虛列成本費用等問題。
12. 是否存在擅自改變成本計價方法,調節利潤。
13. 是否存在未按稅法規定年限計提折舊;隨意變更固定資產凈殘值和折舊年限;
14. 不按稅法規定折舊方法計提折舊等問題。
15. 是否存在超標準列支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未進行納稅調整等問題。
16. 是否存在擅自擴大研究開發費用的列支范圍,違規加計扣除等問題。
17. 是否存在從非金融機構借款利息支出超過按照金融機構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未進行納稅
調整;
18. 是否存在應予資本化的利息支出;
19. 關聯方利息支出是否符合規定。
20. 是否存在不符合條件或超過標準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未進行納稅調整。
六、居安思危——建立制度性保護措施防控風險
1. 稅務操作納稅人應注意的六大原則
2. 稅務稽查納稅人應注意的六大方法
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風險治理的精髓
4. 堅持底線思維,助力企業困境突破
劉海軍老師
◇ 國際注冊會計師
◇ 注冊稅務師、會計師
◇ 財稅戰略實戰家
◇ 國家“金稅工程”參與者
◇ 上海財經大學客座講師
◇ 西南財經大學客座講師
◇ 二十二年財稅講師從業,學員數十萬人
◇ 曾擔任央企上市公司稅務顧問多年
【主講課題】
《金稅四期對企業和家業的影響》、《金稅四期下高凈值客戶稅收困境與傳承危機》、《高凈值客戶財富管理與節稅規劃》、《非財課程—總裁的財稅管理思維》、《銀行業票據風險識別與規范管理》、《金融業稅會差異分析與實務應用》、《智能監測下稅務稽查與應對策略》、《商業銀行業稅務管理與節稅籌劃》
【課程實踐】
中國銀行湖北分行、工商銀行武漢分行、農業銀行廣東分行、農業銀行深圳分行、建設銀行昆明支行、招商銀行東莞分行、浦發銀行北京支行、浦發銀行西安支行、長沙華融湘江銀行、郵儲銀行揭陽支行、郵儲銀行陽江支行、郵儲銀行荊州支行、民生銀行、成都銀行、貴陽銀行、興業銀行、農商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及中國人壽、平安保險、太平洋保險、泰康人壽、天安保險金融等;
【服務企業】
【授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