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搭救蘋果,那些站在投資風口的互聯網行業
蘋果公司在今年第二財季報告顯示13年來首次營收同比下滑后,股價暴跌,最大跌幅一度超過13%。 而就在北京時間5月16日晚間,蘋果股價大幅反彈。收盤時,蘋果股價為93.88美元,漲幅高達3.71%。以此計算,僅僅一個交易日,蘋果就收復了高達184億美元的市值,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


蘋果股價反彈,可能主要歸功于投資大師巴菲特。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新披露的一份文件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該公司共購買了981.17萬股蘋果公司股票,這些股票市值高達10.69億美元,伯克希爾是在蘋果發布財報之前買入的。 除了投資蘋果,巴菲特還聯手速貸公司老板丹?吉爾伯特(NBA騎士隊的老板),競購雅虎核心資產,這筆資產價值高達40億~80億美元,受到這一消息的影響,周一雅虎公司股價一度漲2.74%,

雖然巴菲特曾經強調過不會投資不甚熟悉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并且也有過投資IBM的失敗經驗,但是近十幾年互聯網企業的飛速發展,已經讓股神無法淡定地旁觀。這次巴菲特的選擇將投資者們的目光引向互聯網行業,下面是近期互聯網行業中幾個比較熱門的投資項目,包括它們的現狀、前景和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互聯網打車平臺萬眾矚目


5月13日,蘋果10億美元投資滴滴打車,是滴滴迄今為止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也是蘋果首次投資中國互聯網公司。滴滴方面雖未公布這次融資的總金額,僅表示獲得多家海內外知名金融及產業機構支援,但此前已經有媒體稱,滴滴新一輪融資已達25億美元。而在此之前不久,3月29日阿里戰略投資神州專車金額近30億元,占股10%左右,此輪融資完成之后,神州專車估值近300億元。據羅蘭貝格報告,2015年專車市場里,滴滴出行以46.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神州專車占比39.9%位居第二;Uber和易到則分別以7.2%和6.3%的成績位居第三和第四位。雖然網約車在最近被萬眾矚目,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是出租車司機、互聯網打車平臺以及私家車主三者利益的平衡。為了商業利益,網約車需要占領更大的出行市場,而這無疑會吃掉傳統出租車的份額,這無疑侵犯到了傳統出租車司機的核心利益。為此,部分出租車司機只有接入到滴滴、UBER等互聯網出行平臺。但因為補貼、抽成比例等問題,二者的矛盾仍然廣泛存在。二是網絡打車平臺的安全問題,5月4日,深圳一名乘客通過滴滴打車平臺約車,結果被司機迫害。滴滴官方發布公告,將會承擔應有的責任。為了重新審查深圳市地區的滴滴司機信息,深圳滴滴打車一下子“封禁”了8000名滴滴司機的賬號。
而在近期,雖然交通部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但是根據諸多業內人士和媒體的預計,網約車新政最快會在五月底出臺。即將公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勢必會影響國內互聯網打車平臺的發展。
二、大佬紛紛進軍移動支付市場


今年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格外喧囂,2月18日,蘋果的Apple Pay高調進軍中國大陸;3月31日,三星的Samsung Pay大張旗鼓登陸中國市場。國內的手機品牌也相繼推出移動支付平臺,華為推出Huawei Pay,小米加入NFC陣營。而與此同時互聯網大佬,阿里支付寶、騰訊的微信錢包、百度錢包也還在繼續擴大線下支付。如今,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中國市場,國內的移動支付從過去13.56MHz與2.4GHz的技術標準之爭,轉向了爭奪用戶及合作商戶的市場份額之爭。 互聯網數據中心提供的數據表明,2015年,已經有33.6%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有36.5%的用戶一周使用2-3次移動支付,有10.3%的用戶每周使用1次移動支付。2015年,有48.7%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500元,32.8%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有10%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500-1000元,8.5%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0元以上。移動支付操作簡單方便、無需攜帶現金和銀行卡是用戶愿意使用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但同時移動支付平臺的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調查表明,安全隱患和支付環節操作復雜是移動支付用戶最擔心的問題,分別占比為70.6%和42.8%;其次,是限額低,占比為27.7%;再次是手機網速慢,占比為23.8%。
三、微信自媒體吸金過億

2015 年 10 月 20 日,羅輯思維對外宣布完成B輪融資,估值 13.2 億人民幣,柳傳志等行業大佬也參與了羅輯思維的股權眾籌。微信自媒體的融資在2015年呈現了爆發,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年獲得千萬級融資的微信自媒體超過30家,有的公眾號還不止融資一次,一輪接一輪地拿投資,估值動輒過億元。而近期,“有車以后”“鉛筆道”“北美留學生日報”“政商參閱”等多個微信公眾號完成融資,融資總額高達5380萬元。
資本對微信自媒體的關注點,不僅是內容,還包括用戶、垂直領域滲透力、公司運作等多個方面。首先,在2015年,受大量資本涌入的吸引,不少專業媒體人轉身投入自媒體行業。這使得自媒體領域的專業化程度更高,內容質量更有保證。其次,投資者不僅關注微信自媒體的用戶數量,更加關注用戶的忠誠度和消費能力。羅輯思維之所以資本看好的原因在于,其背后有大量黏性高的粉絲。再次,微信姊妹要在自己的垂直領域有很強的滲透能力,能打通產業鏈,聚攏各個環節的人,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如果只是粉絲量很大,但變現模型不清晰,也難以被投資者考慮。 此外,微信自媒體還需有立體式的布局,數據、盈利模式、發展前景等來順利實現公司化運作。
四、手游轉型再造機遇

電子游戲已經從最早的家用機、掌機,發展到網游,頁游等等,而如今隨著智能移動端的發展,以及4G和WIFI網絡的普及,手游后來居上,最為火熱。近期Miracle Games宣布其已獲得1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Miracle Games公司計劃在A輪融資之后加大平臺開發力度,以及對國際市場的擴張力度,服務全球中小開發者。但與此同時,手游界也面臨大洗牌。2015年手游行業收入接近500億大關,達到492.7億,同比增長97.8%,收入規模較三年前翻了近10倍。截止到去年第四季度,移動游戲CP規模達到3.18萬家。
一是在人口紅利逐漸減弱趨勢下,手游行業的用戶增長壓力隨之而來,截止2015年第四季度,國內手游活躍設備規模達到10.1億人民幣,用戶規模增速繼續放緩,客觀上為企業的發展規模及效益帶來壓力,業內關于用戶獲取的競爭愈加激烈。二是2015年移動游戲市場集中度趨勢開始增強,渠道、人才、IP等優質資源不斷流向大型企業,中小團隊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大型企業通過增強研發、投資和運營推廣等投入,提升了游戲LTV價值(客戶終身價值)和用戶粘性,降低了產品單一和接續空缺的風險,但也抬高了產品研發標準和用戶獲取成本,壓縮了中小團隊的利潤分成和融資空間。同時大型游戲企業抱團壟斷影響,用戶逐漸流向少數游戲,大量中小CP面臨被整合或淘汰危機。
雖然大量中小CP面臨發展危機,但是隨著VR等智能硬件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以及IP產業的發展,手游也將面臨轉型,不斷與與影視、動漫、音樂等融合,或許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者:不詳;上傳用戶:minghao;上傳時間:2016-5-18;來源:MBA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