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領導人必須警惕:融資時常見的錯誤
作者:Bhavin Turakhia
編者注:本文的作者Bhavin Turakhia是一位連續創業家,在過去 22 年里他創立了四家公司和非盈利組織CodeChef。其聯合創立的Directi(旗下品牌包括Reseller Club、Logicboxes和BigRock)于 2014 年以1. 6 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目前Turakhia是Radix、Flock和Zeta的主管,他堅信任何一家企業都是潛力越大,道德責任就越大。
當今的創企融資又快要創下新紀錄。從 2019 年初到現在,市場里已經有 34 家創企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它們新獲得的融資總額已經超過 83 億美元。龐大的融資數額往往就伴隨著與之相應的創業壓力,因此創始人們往往會只顧擴張的速度,不經意間就會犯下一些嚴重的錯誤,影響整個公司的未來。
截止今日,我已經創立了四家公司,嘗試過各種不同的路線。這些經驗能幫助我避免一些融資時常見的錯誤。當然,這篇文章不是要為每個創業者提供絕對可行的途徑。我并不反對融資,而且我認為融資會為大多數的商業模式帶來益處。但公司領導人必須時刻警惕以下錯誤。
錯誤一:在營銷等方面缺乏創意
逆境會迫使我們去創新。坐電梯速度會更快,盡管我們知道經常走樓梯有益于將來的身體健康。但人類的本能就是喜歡走捷徑。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創業者們不得不去創新,提出更多新策略來發展公司。
我們不可能在這時候雇傭一大批人瘋狂地砸錢解決某個問題,所以只能提出更具創造性的解決方法。這一點在營銷和公司擴張時尤為重要。你口袋里沒有幾百萬美元去投資廣告項目,就只能絞盡腦汁勒緊褲腰帶去構思更有創意的營銷策略。這意味著我們能實現廣告效果的最大化,資金利用率也會更高。
充足的資金的確可以很好地取代創意的作用,但這只在短期內有效。甚至它有可能不斷加深錯誤的決策——例如某些人在短期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沒有增加公司的實際價值——這正是公司領導人擔心的,指標上去了,價值卻沒上去。
錯誤二:失去自己的企業定位
當你的企業賬戶里有數百萬美元,又要搶在下一輪融資前想方設法提高公司的估值,這個時候公司就很容易失去自我,業務的種類增加過快,核心產品的價值只會因此被稀釋。與其投資新的業務種類,創業者應該更加專注于自己最核心的產品,并盡早實現它的盈利。如果公司最開始的業務沒有盈利,那么增加新服務和業務并不會解決這個問題——甚至新業務都不一定會實現盈利。
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非常明確自己的定位。例如你想要打造一個星巴克那樣的品牌,那么你就要非常具體地構思出你想要做什么,以及這個品牌能帶來怎樣的體驗。假如某一天星巴克突然推出了乘務共享服務,或者建立了自己的牛排餐館,那么這些業務不僅會讓客戶感到迷惑,甚至還可能會毀掉原來的咖啡業務。
錯誤三:盈利太晚
當創企口袋里的資金充足時,它們往往會推遲自己的盈利計劃。其實這完全是舍本逐末,因為盈利并不只是讓你賺到錢維持自己公司的日常運營,更能讓你判斷客戶是否從你的產品中獲得了足夠的價值,以及他們是否愿意繼續為它買單。
所有的企業最終都會從融資走向盈利,因此越早確定自己產品的價值,越早能從盈利中學習經驗,就越有利。推遲自己的盈利計劃,只會影響客戶對產品的價值判斷。如果你的產品長期以來都是免費的,那么將來某天要收費了,你又該如何向客戶開口?這無疑會增加你將來的盈利難度,但如果產品推出沒多久你就收費了,那么情況就會好很多。如果一家公司供應的產品低于它的市場價值,那么它的利潤還會更低,在客戶印象中,它的價值還會進一步下降。MoviePass的崛起和突然倒閉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相比盡早實現盈利,靠燒錢去維持一個產品或服務絕非長久之計。
錯誤四:在招聘過程中忽略員工的質量
對大多數公司而言,人力成本是最大的開支——因此新獲得的融資中,有很大一部分會很快被用于招聘新員工,但員工的質量往往會被忽略。過度融資會讓公司迫切地想要擴張,其風險就是數量上去了,質量卻沒跟上。其實一家公司有多少員工并不是重點,如果沒有招聘到合適的人才,那么公司的愿景就永遠都不可能實現。
員工并不是企業實現目標的工具,創業者一定要仔細審核新招聘的員工,將之作為公司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并根據這些人的潛在價值進行挑選。
許多商業模式都依賴于融資,并以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創業者要明白,再多的錢也替代不了優秀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失去了企業的重心,忽視每個決策對價值的影響,銀行賬戶里有再多的錢也救不了你的公司。因此當公司不再專注于創造價值,那么就要停止盲目融資和提高估值。 來源獵云網(微信號:ilieyun)
文章熱詞: 投資融資專題,房地產專題,自貿區專題; ·融資作者:Bhavin Turakhia;上傳用戶:qiuyue;上傳時間:2019-11-28;來源:獵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