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關鍵詞:人才戰略培訓,人才經營培訓
人才戰略:打造支撐績效的人才經營(何欣)課程介紹:
課程工具包
1. 人才戰略的診斷工具圖
2. 關鍵人才估值評價表
課程亮點
1. 主線掌握:從一把手、執行官及管理團隊角度探討企業人才管理的一攬子解決思路,如人才標準的判斷、人才引進及來源、人才快速地培養、人才的激勵與保留策略;在多次課堂研討的同時反思自身企業的打法,導師帶動研討、案例及痛點分析,提出企業難點、現場討論解決方案及落地策略
2. 支線掌握:五個章節、六次反求諸己,30個以上的人才管理工具,30個以上的企業管理案例,以及10個以上對應的人才管理風險性防范策略
3. 輔線收益:與具有豐富企業人才戰略管理、世界500強標桿企業實踐、大量企業咨詢經驗的導師對話,深度分析痛點問題;與不同類型企業學員研討對話,反思自我、集思廣益
課程大綱
一、頂層思考:人才戰略的整體規劃與典型問題
1. 開篇案例:某中小企業面對的挑戰
2. 開篇問題:業務與人才的雙維度
3. 起點模型:“招培借留”的基本邏輯
4. 案例場景:三個人才問題與現實性思考
5. 中小企業案例中的人才管理基本邏輯
6. 參考:人才管理的基本過程(TTSC價值鏈)
7. 反求諸己1:人才戰略的診斷工具圖
二、戰略性的人才標準:我們怎么看人、如何判斷人
1. 參考:曾國藩的“人才素質模型”(正反對應)
2. 關于人才標準的觀點,哪一個你覺得是正確的
3. 看人方向:給一把手的五個選人建議
4. 操作策略A:社招看能力,校招看學歷
1) 操作點:從“制式化”到“個性化+場景化”(貼合四個匹配點)
5. 操作策略B:過去看業績,未來看潛力(績優股與潛力股該怎么選?)
1) 延伸:你此刻的選擇是什么?
2) 結論:“潛力股”與“績優股”的選擇邏輯
6. 操作策略C:“德不配位”的標準及處理方式
7. 操作策略D:對于“人才估值”的判斷策略(不同于崗位價值)
8. 反求諸己2:關鍵人才估值評價表(60分以上合格、80分以上優秀)
三、戰略性的人才供給:我們要找到人,人從哪里來
1. 中小企業面對的現狀及三大關注點(人才意向及工信部分析)
2. 七大操盤點:從業務視角來看,招聘即營銷
3. 九大渠道:九大常規人才引進渠道
4. 吸引力建設: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十二個策略
1) 思考:以馬斯洛需求模型來判定初創公司的人才吸引優劣勢
2) 初創公司招人難,我分析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3) 案例:看看下面這些企業一把手是怎么搜刮人才的
4) 反求諸己3: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十二個典型策略
5. 全盤思考:渠道在哪里
1) 三個角度考慮中高級人才來源
2) 對案例關鍵人才來源的建議(老板親身參與,HR推動執行)
3) 案例:2個月、200人的缺口,如何動態多元化處理
4) 案例:你情我不愿,如何開展人才交流
5) 圖表:內部人才交流的推動機制
6) 動態人才交流的兩個方向、六種類型
7) 反求諸己4:思考我公司的人才供應鏈
四、戰略性的人才培養:如何讓我需要的人才快速成長
1. 賦能的三大方向:強化意愿(愿不愿)、能力進化(會不會)、工具提升(用什么打)
2. 培養的“三段”式設計(當下加速、極端更為重要)
3. 一段痛點:常態化培養的系統與經驗傳承的傻瓜式策略
1) 案例:通過正確的輔導提升員工
2) 工具——員工能力提升的鐵三角(Piper)
4. 二段:加速化培養,精英戰場
1) 加速化培養的策略:四句箴言
2) 傳幫帶:口訣——再一再二不再三
3) 任務鍛煉、適合的鍛煉點
4) 師帶徒的激勵系統設計
5) 工具:員工能力提升的“鐵三角”
5. 三段:極端加速法:讓人才跟上組織的步伐
1) 極端加速法的前段思考:扶上馬、送一程
2) 極端加速法的后段思考:學中干、干中學
3) 反求諸己5:我的團隊賦能計劃
五、戰略性的激勵與保留——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地打造激勵系統
1. 內外平衡——某企業負責人遇到的問題
2. 立足現在,提高人才的滿意度
1) 立足現在A:多樣性——總報酬模型
2) 有限資源的分配:人才戰略中的資源分配問題(公正)
3) 立足現在B:發展通道的設計問題(公平)
4) 通道做寬:華為、天美藝等組織的雙通道
5) 通道做細:寬帶薪酬與職務序列
6) 通道做快:能力+資源+持續
7) 通道做活:讓崗位變活、靈活切換
8) 四維通道:使人才發展的高速公路不再堵車
3. 放眼未來,綁定人才忠誠度
1) 關鍵人才管理案例
2) 圖表:公司面向未來的組織激勵策略(建議)
3) 放眼未來:打造組織的人才綁定
4) 組織進化——鼓勵員工內部或外部創業(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
5) 反求諸己6:我的團隊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的激勵與綁定的策略是什么
6) 共勉:“首席人才官”的八項用人關注點
7) 這個時代,是領袖驅動的時代,你的成長,就是企業的成長
講師介紹
何欣老師 (人才戰略及組織管理專家、人才管理作家)
碧桂園集團 原營銷學院院長
萬達集團 原萬達學院教學副總
平安大學 原首席學習官
華潤置地 原集團培訓總監
家樂福中國 原中國南區講師
◆ 著作1、《重新定義培訓:讓培訓體系與人才戰略共舞》,再版三次,2018年人力資源暢銷書;
◆ 著作2、《人才戰略:人才戰略規劃、梯隊、盤點及激活之道》,京東管理類銷量榜第一、經管類新書銷量榜第一、財資中國2020年度好書。
◆ 2018年中國人力資源金牌作者(人民大學書報中心),《培訓》、《人力資源》雜志專欄作家(發表專題文章逾60余篇)。
工作實踐:18年世界500強從業經歷,連續工作5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負責多家企業人才戰略管理及組織運營工作,并擔任500強企業的事業合伙人、業務區域副總經理、職能部門總經理。一切以業務出發解決問題,在堅持培訓要“有用”的思想基礎上,致力于組織的客戶化經營、專業化生存、項目化運作,打造“人才發展+問題解決”一體兩翼的組織運營模式。目前擔任多所商學院、總裁班客座教授,并受聘于多家地產、文化、科技企業擔任董事長特別顧問。
專業研究:劍橋大學、北九州大學、東海大學訪學,中大(嶺南)EMBA,北大、清華、同濟、武大、中大時代華商等多所院校CHO班、總裁班客座教授,深圳大學管理學院MBA創業導師、中興通訊頂級創客導師,深圳國資培訓中心客座教授、深圳中小企業服務署特聘導師、深圳南山區黨委特聘教授、《中國講師》總決賽導師。人大報刊中心2018年金牌專欄作者,《培訓》、《人力資源》雜志專欄作家(發表專題文章逾60余篇)!对诮M織中高效學習:如何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績效》譯者,已出版《重新定義培訓:讓培訓體系與人才戰略共舞》、《人才戰略:人才戰略規劃、梯隊、盤點及激活之道》,即將出版《數智化時代的人才管理之道》、《人力資本增值管理實踐》等書籍。
授課風格
實踐:教學內容深度結合講師本人在5家世界五百強的高管實踐,全是干貨;
生動:生動形象、解答問題,以案例、互動為主,拒絕理論說教,氛圍輕松活躍;
視野:融合多家500強管理視野,具備極強的借鑒意義,可現場討論環境與復制要素。
主講課程(12門課,聚焦于組織能力與人才管理)
◆ 維度一:組織能力與戰略落地(6門課)
1、人才戰略:人才戰略規劃及落地實施之道(版權課程,入選北大總裁班、清華CHO班課程,著作《人才戰略》一書獲京東管理類銷量榜第一、經管類新書銷量榜第一、財資中國2020年度好書)
2、重新定義培訓:基于業務的培訓體系建設(入選中大時代華商人資總監班、光華管理學院、中國移動等金牌企業課程,2018年《重新定義培訓》為人力資源暢銷書,再版三次)
3、人才引爆點:關鍵業務及管理人才培養策略(入選光華管理學院經理人班、多家機構精品課程)
4、人才盤點與高潛人才發展實戰策略(入選光華管理學院經理人班、多家機構精品實操課程)
5、頂層設計:企業大學建設與運營(亦可為咨詢項目,詳解企業大學建設操盤全過程,5家500強企業大學操盤經驗)
6、應變與創新:從戰略解碼到績效落地(多家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年度戰略解碼與績效落地課程)
◆ 維度二:管理者自身及團隊能力提升(6門課)
7、非人:如何讓業務管理者更強大(近千家企業內訓課程、全面打通管理者人員管理力。可根據企業人才“選用育留”的具體需求,講解《管理者的績效面談與輔導技巧實戰》、《讓業務管理者、骨干成為優秀面試官》等聚焦主題)
8、最強骨干:管理者領導力全方位提升(近千家企業內訓課程、打通管理者多維管理力)
9、攜手同行:跨部門溝通協同提升之道(近千家企業內訓課程、基于本企業部門協同痛點探討)
10、協同共生:HR與業務單元協同共生之道(人大等核心期刊多篇著作發表及案例分析、眾多企業人資團隊學習課程)
11、復盤——將經驗轉化為生產力(集合華為、聯想、萬達等企業優秀復盤及操盤經驗,多家銀行、地產、科技企業研討實操課程)
12、如身之使臂:打造業務執行鐵軍(近千家企業內訓課程、多所商學院在線課程)
部分實戰經驗
◆ 打造了碧桂園營銷MONT(山峰)人才戰略體系:時任碧桂園營銷學院院長期間,據碧桂園營銷關鍵業
務人才的全球布局,一手打造了建立了M(manager)、O(oversea)、N(neo)、T(talent)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體系,四類人才均設定“出欄率+問題解決數”雙指標,成為公司人才孵化的關鍵推動力。每年培養1500位海外銷售精英(返回率低于15%)、500位項目營銷操盤手(通過率95%),并通過打造“學院在線”系統,支持年度10000人以上的新人入職圈班培訓(覆蓋率100%);通過“銷售精英俱樂部”,推動800位Top Sales在公司內部進行成功經驗復制、提升歸屬感與榮譽感。
以“開盤倒退15天”為標準化節點,在各個大區、操盤手培養中建設“戰訓結合”體系,通過開盤實戰訓練新任項目操盤手(第二梯隊),進而打回本項目實地作戰(第一梯隊),創造性地打造了“從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學習體系。MONT人才培養體系緊密關聯業務,一切成果落地于人才供應鏈的“數量+質量”,有力支撐了碧桂園營銷的人才供應鏈計劃。
◆ 建設了萬達高管“浸入式”成長體系:時任萬達學院教學副總期間,根據萬達商業地產高管流動率高、
企業歸屬感差、管理上簡單粗暴的現狀,精心策劃并實施了一系列高管“浸入式教學”培養體系。包括以提升高管融入為目標的《萬達之道》對話課程、以提升高管執行力為目標的《萬達執行力》課程、以還原關鍵業務場景為目標的《案例電影課》、以業務難點對抗為目標的《巔峰對決》、以突破心靈屏障為目標的《管理音樂課》;創新地實施了一系列專門針對高管的教學探索,并開發了《生存寶典》在線課程,獲得商業地產新入職、在職高管95%以上的高度評價,也使萬達學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高管培養發動機,廣受業內贊譽。
◆ 搭建了華潤置地學院專業能力建構體系:時任華潤置地培訓總監、置地學院負責人期間,根據華潤置
地千億指標的挑戰,圍繞人才培養的四大挑戰——高端人才培養(如何有效培養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如何提升空降高管存活率)、人才加速培養(如何配合攻城略地的進度,高速度地培養項目管理相關人才)、實踐性人才培養(如何通過“戰訓結合”的手段,在實踐中快速培養人才)、多元化人才培養(面對集團的“地產中心多元化”,如何使現有人才具備多元化作戰能力),完整搭建了華潤置地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以“高級專業研修班”為中心,推動“設計、工程、營銷、物管”四大關鍵業務板塊的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解決式行動學習;以“置地80班”為抓手,快速培養少壯派骨干、項目操盤手;以“卓越經理人”項目為聚焦,大力培養高端人才、新晉管理干部。年度解決四大條線戰略級業務問題12個、上報集團董事會,培養項目操盤手210人(通過率85%),所有培養項目務實、落地,緊貼業務,符合以業務驅動為主打的組織特性。
◆ 打造了雋御物業于“服務品質+品牌”的金字塔服務及品牌建設體系:幫助服務型企業搭建了基于服
務品質及品牌的建設體系,定義了全體管理人員的4大角色(師傅、導師、培訓師及團隊),以及結合1套BI手冊的標準課程庫,使培訓參與者的覆蓋率達到90%,以培訓推動服務品質及品牌提升。成功策劃《物業師傅手冊》,整合標準管理臺賬、看板管理、運營管理等多方內容,使企業整個培訓操作行為變得“傻瓜式”,在8個城市、85%的項目崗位上順利實施。推動以服務為主打的一線機構服務品質提升。
課綱下載
更多人才戰略:打造支撐績效的人才經營相關課程:
課程專題:
人力資源管理專題 |
人才戰略培訓,
人才經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