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 | |||
【培訓講師】 | 吳建國 | ||
【參加對象】 | 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人力資源專業人士 | ||
【參加費用】 | ¥1280元/人 (含培訓費、資料費、會務費、午宴等)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 課程背景
任正非在1997年就曾經說過:“人才不是企業的核心能力,對人才的有效管理才是企業的核心能力。”蓋茨、韋爾奇等世界優秀企業家的管理實踐也告訴我們:只有經營好企業的“人力資本”,才能實現“財務資本”的持續增值。
● 課程目的
◇ 詮釋企業人力資本增值為何優先于財務資本增值;
◇ 剖析建立好人力資源管理的二大基礎平臺的關鍵所在;
◇ 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四大核心模塊設計及運用中的疑難問題。
● 課程特色
◇ 基于在華為六年的親身經歷和對華為十年的持續研究;
◇ 基于對中國30多家成長型企業的問題診斷和案例分析;
◇ 以業界管理實踐的標桿數據,與學員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進行對比分析;
◇ 讓別人交過的巨額學費,給自己的成長帶來效率。
● 課程收獲
◇ 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實現的因果關系
◇ 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核心模塊及其相互關系
◇ 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則
◇ 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鏈
◇ 實現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
◇ 企業組織設計的原則
◇ 通過任職資格體系實現員工職業發展
◇ 績效管理成功的四大要素
◇ 基于公司戰略的薪酬體系設計
◇ 企業培訓管理體系的建設
◇ 素質模型與STAR行為面試法
● 課程大綱
一、企業戰略與人力資本增值
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
人力資本與財務資本的區別與聯系
- 案例:從平衡記分卡看人力資本的價值體現
- 案例:優秀員工離職的成本分析
- 案例:企業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思考模型
- 案例: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戰略實現的因果關系
- 分析:人力資源管理的六大核心模塊及其相互關系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法則
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大基本原則:公平—客觀—公正
人力資源管理的價值鏈
- 案例:華為、聯想的人力資源價值鏈分析
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個核心任務
實現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二大基礎平臺
工作分析
☆ 企業組織設計的原則
- 案例:由業務流程分析構建高效的組織體系
☆ 工作分析與崗位說明書
- 案例分析:為什么崗位說明書會形同虛設?
- 案例:工作分析難點解析
☆ 崗位價值評估
- 案例:企業典型崗位價值評估演練
任職資格管理
☆ 中國企業建立任職資格體系的三大作用
☆ 職業發展通道設計
- 案例:華為的五級雙通道
☆ 任職資格標準的設計
- 案例:為什么資格標準在于“知”更在于“行”
☆ 任職資格等級的認證
☆ 任職資格的典型應用
- 案例:任職資格與競聘上崗/干部梯隊建設
- 案例:任職資格與員工隊伍的職業化
- 案例:任職資格與能力薪酬體系
- 案例:任職資格與培訓體系建設
四:人力資源管理的四大核心模塊
績效管理
☆ 績效管理成功的四大要素
- 案例:KPI績效目標體系設計中的三大疑難問題
- 案例:績效考核無法執行的原因與解決方案
- 案例:有效推行績效管理制度
薪酬管理
☆ 基于公司戰略的薪酬體系
- 案例分析:外部公平與內部公平
☆ 薪酬體系設計的基本步驟
☆ 關鍵員工的薪酬體系設計
☆ 長效激勵體系設計
培訓/培養體系
☆ 培訓課程體系設計的依據
- 案例分析:為什么培訓花錢不見效?
☆ 培訓流程設計
☆ 企業培訓管理體系的建設
招聘/選拔體系
☆ 不同類別員工的素質模型
☆ STAR行為面試
- 案例:著名企業應屆生和社會招聘的差異化策略分析
- 案例:國內外著名企業人才選拔五種典型模式
● 課程主講
吳建國
《華為的世界》第一作者,1996-2002年在華為工作六年,曾任華為產品戰略規劃辦總經理助理、人力資源副總裁、策略合作總監。澳大利亞悉尼大學MBA、日本東北大學客座教授、美的學院、中山大學特聘教授。
深入中國電信、三一重工、玉柴機器等30余家企業進行系統的案例研究,超過5000家企業的高層主管直接接受培訓。包括IBM(中國)、西門子(中國)、華為技術、聯想集團、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興通訊、美的集團、TCL、金蝶軟件、長城電腦、中海油、萬科地產、中海地產、華僑城地產、聯合證券、清華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