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應對舉措將促進大學生就業
來源:2008-11-19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作者:佚名;發布用戶:guanlicy;發布時間:2008-11-27; “對北大、清華的畢業班同學們我深表同情,(因為)部分國企、外企招聘都明顯縮減了!11月15日,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這樣對著臺下數百名學生說。
作為這場題為“世界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講座的主講人,李稻葵認為,問題不至于太嚴重,因為“政府會考慮采取措施保證就業”。他樂觀地表示:“4萬億投資如果用得好,經濟困難會得到妥善解決。如果GDP能夠保住9%的增長,每年就能增長1000萬人就業。”
11月初,伴隨著國務院公布的兩年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還有10大刺激措施: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地震區災后重建各項工作;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這些措施被許多人視為促進就業的重大利好。11月14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2008清華管理全球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認為,我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非常重視民生”,比如對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投資和關注農業、環保等,“這些方面每一項的投資都會增加大量的就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副所長楊偉國教授也認為,這些措施無疑將促進就業,但增長量究竟有多大,最后能給高校畢業生創造多少就業崗位尚待觀察。
不過他表示,從長期來看,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需求將會更大!耙驗楫a業結構升級是必然趨勢,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員的需求應該有比較大的空間。”
10大刺激措施中,我國提出要“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楊偉國認為,實施國家創新戰略,將使我國21世紀的社會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長期人力資本投資而形成的高端勞動力群體。“可以說,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初步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這為大學生就業需求的增長準備了廣闊的空間。”
他還認為,我國自2003年起開始實施就業激勵政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國家就業激勵政策的持續實施,將會更有效地支持國家整體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支持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要求。
而有關部門確實在考慮就業激勵措施,在11月16日天津啟動的全國200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上,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表示,面對金融危機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產生的不利影響,相關部門正在部署一些政策措施,例如,國家將繼續為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和中西部地區就業開辟更多途徑。
文章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