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鎮定看待金融危機:一堂挫折教育必修課
來源:2008年11月30日 法制網—法制日報;作者:佚名;發布用戶:guanlicy;發布時間:2008-12-1;新華網廣州11月23日電 新華社記者 周亮 傅琰 趙東輝
全球金融危機正在以不同方式影響著我國的制造業。記者近日在珠江三角洲調研采訪中發現,這里的企業正在經歷著一場艱巨的沖擊和挑戰,同時孕育著希望和新生,這場危機正使企業家們變得更加成熟、理性和有眼光,下面是他們的心聲。
“一次難得的擴大再生產機會”
陳民祥:佛山市建準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公司為電子行業生產微型散熱風扇,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23%。
我們去年底就預測到美國次貸危機會影響到全球市場,對客戶結構進行了調整,一些廉價的訂單、缺乏成長性的訂單就主動放棄,而是花力氣去爭取優質客戶,比如蘋果電腦、汽車行業等高端客戶。這些客戶的抗風險能力強,金融危機發生后,我們的訂單并沒有下滑。
我們擁有全球設計平臺,研發能力在行業內也是較強的,可以無時差、持續地接受用戶需求和改進意見。我們的市場是全球布局的,產品銷往美國、法國、巴西、俄羅斯等國。跟我們做同樣產品的日本一家大企業,由于專供美國企業,目前訂單萎縮瀕臨倒閉。而同行業的一般企業,目前訂單則要下降三成到五成。
這場危機對我們的影響就是,放緩了我們擴張的速度,但卻為我們下一步的擴張做了很好的鋪墊,是一次難得的擴大再生產的機會。肯定有一批企業要在危機中退出,參與瓜分“市場大餅”的企業會變得更集中,我們的產品擴張空間更大了。現在擴張成本比較低,我們正著手買一些減產、倒閉企業的設備,吸引、挖掘一批人才,準備將產能再擴大一半。
“這是一堂必修的挫折教育課”
杜澤樺:聯邦集團董事長。“聯邦”是家具行業的知名品牌,產品遠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企業的產品覆蓋面廣,可以說是家具市場的晴雨表。這次危機對一般家具企業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會縮減30%到40%的銷售額。但對聯邦集團來說,影響相對比較小,只有10%到20%,這是我們長期努力、良性發展的結果。
聯邦沒有四面出擊,沒有做投機取巧的事情,而是執著地做品牌家具,一直保持著原創設計。聯邦產品的市場可替代性低,用戶辨識度 高,擁有一個忠實的客戶群體。盡管國外市場不景氣,但聯邦的出口卻沒有下滑。
我認為,在這場危機中企業能活下來就是贏家,就有了發展的機會。這次危機,的確是企業家一堂必修的挫折教育課:大家都應該考慮“應該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的問題,審視市場結構、品牌生命力、經營運轉等,擠掉發展泡沫,克服浮躁心理,理清思路戰略,為企業發展上臺階、上水平尋找路徑。
“只有主動調整才能搶得先機”
梁鳳儀:廣東昭信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該公司生產燈飾產品和電子元件,既有來料加工業務,也有自主品牌產品。
經過三次主動調整,我們才能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搶得先機,處之泰然。首先是電鍍技術的革新,3年前我們就投入200多萬元研發“無毒電鍍”技術。后來,歐盟市場禁止有毒電鍍產品進入,國內倒閉了一批環保檢測不過關的工廠,我們的產品卻過關了。
其次是對來料加工業務的改善升級。我們從工序調整、
職工技術素質入手,自己做方案實現了降低30%成本的目標。這增加了我們的話語權,跟日方的利潤分成也由原先的四成變成了六成。
第三是開發制造大功率節能燈。去年以來,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國際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我們下狠心從企業以前的積蓄中拿出6000萬元,研發節能燈技術,目前我們的大功率節能燈已經面市。
可以說,如果沒有節能燈項目,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公司的前景就很懸了。我們的加工業務訂單下降了28%,還有可能再下滑。但調整給我們帶來生“機”,節能燈國內市場前景光明,我們決心以金融危機為契機,將公司的內銷比例從兩成提高到五成。
“‘精益管理’是求生的新法寶”
李賢佳:廣東省南海中美玩具廠董事長。該企業為來料加工企業,為美國美泰公司加工生產兒童玩具。
我認為勞動密集型的來料加工企業當前在中國仍然具有生命力,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金融危機對玩具企業的最大影響應在明年一、二季度,如果圣誕節的銷量下降,到時訂單一定會縮減,我們今年的訂單跟去年差不多,但由于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利潤卻下降了兩成,企業生存相當艱難。
我們在工廠推行“精益管理”,作為求生的新法寶。我們通過優化統籌來減少生產流程時間,不斷改革和簡化工藝,從而使生產效率提高15%到20%。通過控制招工,空缺崗位凍結補充人員,內部開支從緊,減少加班時間等,節省經營成本,做好過緊日子的準備。(法制日報)
文章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