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生產管理成功與否
經營、管理通常被合在一起稱為經營管理,指企業生產管理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實際上,經營、管理兩者并不是一回事,兩者有著較大的區別。
(1)從產生來著,經營是隨著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它是與市場相聯系的:管理則是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而產生的,是社會化生產的產物;
(2)從本質來看,經營是做決策,如確定生產什么產品、什么時候生產、怎么樣生產等;管理是執行決策,如進行人員配備、原材料采購、生產調度等等;
(3)從性質來看,經營是戰略性的,它涉及企業的全局和長遠,關系到企業的存在和發展:管理是戰術性的,它主要是指企業內部的一些日常性的業務活動;
(4)從活動內容來看,經營側重于外部,重點是對市場的調查了解,對國家的方針、政策和法律的認識和掌握;管理則側重于企業內部的日常事務活動,重點是保證企業內部的活動相互協調和穩定;
(5)從人員分工來看,經營多屬企業高層領導者的職責,如董事會等,管理則主要是企業中下層人員的職責,如經理、車間主任等,即在標準的公司制企業中由董事會聘請經理進行管理。
(6)從目的來看,經營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即以盡可能小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管理則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率,即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簡而言之,經營是指在國家方針、政策指導下,企業為達成其外部環境、內部條件和經營目標的動態平衡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而從事的自覺的有組織的經濟活動;管理則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而對信息、人、財、物、產、供、銷,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激勵等的一種自覺的有組織的活動。經營與管理的聯系可概括為:經營指導管理,管理服從經營;經營決定管理,管理保證經營。
從經營與管理的區別可以看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率,即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因而衡量生產管理者的標準應是更短時間內生產出更多的符合標準的產品,而效益的高低或利潤的多少,則是考核經營者的重要標準。當然生產管理者除負責自己的管理工作外,還應對市場營銷提出建議,但這不作為衡量其管理成功與否的必要標準。
從廣義上講,企業家包括經理層和董事層。但狹義上企業家僅指企業廠長或經理。從前述有關“經營和管理”的區別中可以明顯地看出,董事層主要做決策,而經理層主要執行決策、從事管理。然而,我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往往是經營者和管理者合一,管理者即為經營者,對于這樣的企業,當然管理和經營都歸廠長或經理。但是,無論如何要明確:生產管理不是經營者的事。
作者:不詳;上傳用戶:minghao;上傳時間:2016-5-21;來源:價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