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轉型的4大誤區
浩浩蕩蕩的互聯網浪潮之下,一面是互聯網企業的高歌猛進,一面是傳統企業觸網后的慷慨悲歌。不論是對于互聯網公司,還是對于曾經居高臨下的傳統企業而言,這就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在經歷了傳播互聯網化、渠道互聯網化和供應鏈互聯網化之后,必然要經歷整個經營邏輯的互聯網化。也只有完成了整個經營邏輯的互聯化,才可能真正做到轉型成功。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想要真正轉型成為互聯網企業,因規避四大誤區:
對于網絡營銷的看法,小編見到的傳統企業主大致分兩類,一類是不以為然,漠然視之,“我有很多朋友都用做了,沒看到啥效果”,看不到這些營銷方式有什么價值;另一類則是“病急亂投醫”,什么流行就追什么,微博流行就玩微博,微信流行就做微信,生怕自己的企業被落下。這兩類企業主的看法,并沒有把握住網絡營銷的本質。
微信、微博并不代表網絡營銷,它們只是互聯網產品的形態。網絡營銷的本質還是營銷,要想做好網絡營銷就必然要完成整個營銷體系的梳理,包括品牌定位、產品定價、渠道建設和服務體驗等。如此,在傳播環節,運用互聯網營銷工具,才有可能針對性地提升傳播效率。
2、網上開店不等于電子商務
傳統企業做電商可能是時下最火熱的商業動作了,每一個傳統企業主,基本都對電商感興趣。但是,太多傳統企業對電商的認知還停留在表層,很多人都以為入駐天貓或者京東,就算做電商了。
增加銷售當然是最重要的目標之一,但絕不是電商的唯一目標。傳統企業應認識到電商具有五大價值:增加和顧客互動交流、在線品牌拓展、增加服務價值、降低成本、增加銷售。如果讓銷售一葉障目,就極易陷入開網店、出更多產品、打價格戰的怪圈之中。增加和顧客互動交流、在線品牌拓展、增加服務價值才是傳統企業發展電商之因,而增加銷售和降低成本是隨之而來之果。否則,增加銷售不過是無源之水。
3、信息化不等于互聯網化
信息化,是企業內部行為,比如內部使用OA進行協同辦公,或者安裝了ERP、CRM等管理軟件。而互聯網化,指的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更加注重“人”的作用,這里的“人”既包括企業員工也包括企業的用戶,即消費者。
信息化階段,企業強調的是如何用技術使得內部生產和外部銷售更加智能化、專業化,而互聯網化時期,企業必須認識到員工在生產銷售中的作用,也必須重視消費者的反饋。
消費者不再滿足于企業生產什么就購買什么的舊有模式,開始向企業“定制”自己的購物需求,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由B2C向C2B逐步轉變,這是企業互聯網化的特有現象。
在企業業務處于規范化管理、精細化運營階段,企業IT往往處于信息化階段,IT僅僅是模塊化、功能化的工具,主要關注內生問題。IT所扮演的角色,也基本為業務支持、內部服務兩種。
4、外包方式不能根本解決人才瓶頸
對于電商運營和新媒體營銷這兩塊業務,很多傳統企業沒有合適的人才團隊去運作,所以會多選擇外包,找第三方的電商代運營公司或者新媒體營銷代運營公司,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如果長期依賴第三方代運營公司,那么最主要的負面影響就是,傳統企業會越來越缺乏這方面的人。
作者:不詳;上傳用戶:minghao;上傳時間:2016-7-22;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