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勞動合同法面臨3道檻
來源:西安晚報;作者:劉俊;發布用戶:guanlicy;發布時間:2008-1-2;“我們都干了十幾年了,現在單位卻逼我們辭職”,“單位沒和我們簽合同,我該怎么辦啊”,“由市上到各區縣的勞動監察人員都太少”,本報昨日報道的《勞動合同與他們擦肩而過》引起讀者廣泛關注。記者發現,落實《勞動合同法》目前面臨用人單位突擊辭退員工、部分勞動者法律知識欠缺、勞動部門監察力量過于薄弱等問題和困難。
部分企業突擊裁員
“我是銀行的臨時工,我們單位有100多名臨時工”,“到28、29日的時候,單位著急了,讓我們和單位底下辦的實業公司簽合同”,“我們拒絕簽合同,因為這個合同不是和原單位簽的,是另外成立的公司,而且合同期限只有1年”,“昨天給我們口頭發出,讓我們就地辭職”。在高新某銀行工作的劉先生昨日向本報反映,單位在《勞動合同法》生效日之前突然逼他們辭職,明顯是為了規避法律的約束,如果這種行為不被遏止,《勞動合同法》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
職工欠缺法律知識
“我在咸陽一家保安公司,上班一年多了,單位沒和我們簽合同,我該找誰去啊。”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安代表了昨日打來電話的很多勞動者的狀態。他們不太懂法律,甚至不知道解決勞動糾紛是由勞動局下屬的勞動監察大隊負責的,而且他們不愿主動維權。當記者詢問對他們反映的情況能否報道或者建議他們去勞動部門舉報時,他們卻紛紛表示:“這不方便吧,不太好吧,我只是問一下”。
勞動執法力量薄弱
“咱的人太少了,市上的勞動監察只有十幾個人,各區上的編制也就五六個人,你想西安有多少單位啊,真正執行起來真是任重道遠”。市勞動局工資處惠處長說,落實《勞動合同法》目前面臨很多困難,一是勞動部門執法人員太少,“再就是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企業工會本來可以起到溝通和監督的作用,但很多民營和中小企業又沒有工會。
惠處長說,他們現在能做到的就是加強日常的巡視檢查,進一步普及勞動合同法,并簡化辦案程序,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效率,同時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責任廣為宣傳以形成震懾,再有就是制作勞動合同范本,為勞動者合法權益在合同中得到體現提供示范。記者劉俊
文章熱詞: 勞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