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公司未來的生存發展靠的是管理進步
作者:涂滿章
2016年歲末,三則財經新聞瞬間刷爆朋友圈:一是董明珠在2016央視才經論壇暨上市公司峰會上,怒斥“野蠻人”:用經濟杠桿來發財,是對實體經濟的犯罪!二是董明珠和王健林聯手要造車了;三是曹德旺69億投資美國建設汽車玻璃廠。加上12月14-16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透露的重要信號:振興實體經濟。
似乎一夜之間又將實業興國這類老生常談的話題換一種說法重新炒作似的,但不管如何,有大腕的發聲和行動,有媒體愿意持續深入的報道,再將眾人視線引導回對實體經濟的關注,總是一件好事。畢竟理性和常識的回歸,無論對國家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可持續乃至個人的職涯選擇和設計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實體企業的發展不是靠大腕的吶喊或政策的支持,從此以后就可以一馬平川了的,關鍵自身也要爭氣。
在這點上,不服華為也不行。華為的發展,驅動因素很多,但一定和任正非的理性和清醒是密切相關的。在推動華為持續發展的過程當中,任正非旗幟鮮明地認為:公司未來的生存發展靠的是管理進步。他早在2009年就曾經說過:我們過去最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我們重視了業務建設,不夠重視組織建設和干部建設。在組織建設上、流程建設上、干部建設上,我們做得不夠,所以我們三、五年要適當改變一下。在改革成功之后能提高效率30%,那我們也能成龍上天了。
為此,他在理念上強調公司前進的最主要因素是機制和流程;行動上倡議扎扎實實建設好一個科學管理的大平臺;目的上想通過有效構建起一個平臺,擺脫對資金的依賴、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最終走向“無為而治”。
推動公司前進最主要的因素是機制和流程
1998年,任正非就意識到:只要公司的機制和流程的建設是很好的,就能極大地推動公司的進步。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扛多久?首先機制和流程要經過不斷優化,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機制后,就逐步將人的因素和企業的運行機制相分離,任何人離開這個企業后,機制還是會很好地不斷運行下去,這就是華為紅旗到底能扛多久的關鍵因素——機制和流程。
扎扎實實建設好一個科學管理的大平臺
任正非說:企業的競爭不單單是產品比賽,而是管理競爭。商場就是戰場,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最后是綜合實力的較量。
在互聯網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因此企業間的競爭,說穿了是管理競爭。如果對方是持續不斷地管理進步,而我們不改進的話,就必定衰亡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經濟可以發展多么好,不管高鐵可以多么快,如果沒有管理,豆腐渣是要垮掉的,高鐵是會翻到太平洋的。所以,公司要真真實實走向科學管理,需要扎扎實實建設好一個大平臺。
通過有效構建起一個平臺,擺脫對資金、技術和人才的依賴
當我們很多企業家都在談“爆品戰略”和“人才就是競爭力”的時候,任正非卻說:人才、技術、資金是可以引進的,管理和服務是引進不來的,必須靠自己去創造。當一個公司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時,那是很危險的,很脆弱的。我們不能把公司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生命和智慧之上。華為戰勝對手的關鍵因素不是技術、資金、人才,而是管理和服務。公司將在奮力的發展中,逐步擺脫對資金的依賴、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從必然王國逐步走向自由王國。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無為而治”
早在97年,任正非就遵循老子的觀點“無為而無不為”,提出“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成目標”。他認為誰也不會去管長江水,但它就是奔流到海不復還,華為公司將來也要像長江水一樣,不需要管理層成天疲于奔命,就自動勢不可擋地向成功奔去。為什么成功的外國公司的大老板成天打高爾夫球,而我們的高層領導疲憊不堪?就是因為我們還未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
中國經濟從原先將近30年的快速發展,現在趨于常態至“L”型路徑發展。假設我們很多的企業不深刻認識到這種外在形勢的轉變,還停留在過去粗放型的管理思維及行為當中,企業內部的種種問題必然會轉化為前行道路上的種種障礙,有些障礙甚至無法逾越而阻滯了企業發展。所以,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必須將粗放型管理轉型升級到精細化管理當中,向管理要效率,更要向管理要發展。
這一點上,很多企業還是要學習華為好榜樣。
文章熱詞: 華為管理專題,心理學專題,Excel與PPT專題,管理技能提升專題,MTP管理培訓計劃專題,大數據管理專題; ·任正非 ·企業管理作者:涂滿章;上傳用戶:minghao;上傳時間:2016-12-23;來源:MBA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