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
定義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類型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特征
其特征是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蕩。在對待這次震撼世界的亞洲金融危機的問題上,朱镕基在很多重要場合都態度堅定地表示,“人民幣堅決不貶值,不增加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危機和困難。”,“我們是亞洲的一分子,同舟共濟,決不乘人之危。”朱镕基所代表的中國政府的形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贊許。海內外媒體都普遍認為朱镕基是帶領中國人民在經濟改革大潮中走出困境。走向光明的最佳人選。(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志1998年第10期《談朱镕基講話的語言特色》)
文章熱詞:
作者:佚名;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