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企業中高層管理技能訓練教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軍進駐日本后,為東京立川美空軍基地管理日本人工作人員時編寫的,后經日本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通產省參與修訂,編寫出第一版MTP(1955)。 ...
【時間地點】 | 2019年10月01-06日 廣州 (共6天) |
|
【培訓講師】 | 廖衍明 | |
【參加對象】 | 企業中高層管理者 | |
【參加費用】 | ¥19500元/人 (含教材費、認證費、午餐費、茶歇,不含交通住宿費)定員人數:16人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中外TWI-MTP推進研究會公開課
(日本產業訓練協會)
【關于MTP】
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企業中高層管理技能訓練教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軍進駐日本后,為東京立川美空軍基地管理日本人工作人員時編寫的,后經日本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通產省參與修訂,編寫出第一版MTP(1955)。以后每五年修訂一次,至今已是第13版。1960-70年代中,有近90%的日本上市企業管理者接受過MTP培訓,60年來共舉辦講師班125次,培養了企業內講師約4000余人,超過150萬人次的企業管理者接受過MTP培訓。MTP訓練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是具有實戰性的管理技能,因為企業管理人員要掌握的是以“How to do it”為主,故MTP培訓絕非泛泛空談,而是讓學員“一針見血”地掌握實戰重點,與TWI教程一起,迅速改變企業的保守管理現狀。
MTP是國內幾乎所有管理課程的鼻祖與起源,其章節被大量不同管理類講師切割后借鑒進其課程,其核心內容也多有誤讀和扭曲。僅有日產訓官方版MTP在70年來一直保持著正統、純粹的狀態,目前僅有兩個經認定的正式版本,其中10單元完整版最低授課時間需24學時,6單元精華版最低授課時間需14學時。6單元版主要是將13次改版中從未變更過的最經典、最精華的部分提取,以滿足企業以最短學習時間體驗原汁原味的正版MTP之需要。
【關于日產訓】
1950年秋、在立川的美國極東空軍資料補給廠舉辦的第二次極東空軍主管訓練計劃 (FEAF?STC)講師育成講座上,通過日本通產省這一窗口,從日本的產業界來了13名學員。通產省在講座結束后,將[主管訓練計劃]改名為[管理者訓練計劃(MTP)]。之后,MTP講師聯絡會積極開展普及活動。
考慮到需要中立的培訓團體,[日本產業訓練協會]的概念被推進了。由日本通產省、勞動省和日本經濟團體聯盟共同出資,1955年7月13日、創立總會在日本工業俱樂部召開,在此會上確立了日本產業訓練協會的誕生。
在產業訓練的專門機關[日本產業訓練協會]誕生后,將該業務交給了日產訓。MTP培訓的內容之后隨著日本的發展數次改版,直到現在。講師育成講座共開展了116次,培養講師約3850名,接收MTP培訓的人超過了100萬人。對戰后日本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除MTP以外,日產訓是唯一受日本勞動省委托,可以做TWI TTT(Train The Trainer培訓師培訓),即在日本唯一一家擁有TWI培訓講師培訓資格并認證的機構。
【日本產業訓練協會負責人致辭】
大家好!本協會自1955年創立以來到今年已有60多年的歷史了。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我們一直通過實施培養TWI和MTP這兩個經典教程的認證企業講師,在企業人材培養這一領域,長期支持日本經濟的發展。
基本認證數據如下:TWI/JIIRJMJS四個課程合計約20,000余名訓練指導員;MTP約4,000余名訓練指導員分別得到認證。通過這些訓練指導員的傳播指導,使數以千百萬的職場管理人員得到了管理技能的訓練,并從中造就了一大批高級經營管理者。直到今天,很多著名的日本企業仍在堅持積極推動這兩個培訓。
從1997年11月開始,我們在中國導入了相同課程的培訓項目,深受貴國企業歡迎。由本協會參與認定,日中品質完全相同的中國TWI/MTP認證講師已達近1000人次之多,還在不斷擴大之中。我本人也為能在跨國境人材培養領域中盡綿薄之力而甚感欣慰。日產訓祝愿中日兩國的職場人員在日常交流之中相互協調,相互幫助,公平競爭,共同成長!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產業訓練協會(日產訓)
專務理事兼事務局長 和栗安廣
2016年1月
【關于廖衍明老師】廖衍明
華中科技大學工程項目管理碩士,廣東省優秀職業經理人。現任速贏商學院院長、亞太案例促進協會(APCPA)執行主任、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副會長、日本產業訓練協會(中國)副會長、《日產訓版MTP訓練指導員手冊》副主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研究員,曾任廣東省職業經理人協會副會長、香港理工大學客座講師。
廖衍明老師擁有百余家管理訪談經驗、近千家企業的入場調研經驗和12年的團隊管理實踐。培訓經驗極其豐富,參與了《藍海戰略》、《行動銷售》等多門海外頂尖版權課程的內化工作,對現代西方管理模式下的目標管理和項目管理有深度認識。自主研發了《溝通式管理》、《Business Result Leadership》、《STT》、《銷量II》等多門極高品質版權課程
全程參與日本產業訓練協會擁有70年歷史的版權課程MTP,獲得日本本部認證,同時還獲得JI(工作指導)、JR(工作關系)雙模塊認證,成為日產訓(中國)戰略合作伙伴,是全國極少數能夠同時頒發MTP/JI/JR三門經典管理課程認證證書的管理人才培養專家之一
廖衍明老師進入培訓行業16年來,為(包括但不限于)完美集團、貴州省煙草、新明珠陶瓷、東風汽車、恒大地產、茅臺集團在內的總部級企業和包括日立電梯、飛利浦、國信證券、中糧集團在內的近百家大型企業分子公司、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提供管理人才培養、管理培訓體系規劃建設的服務。
廖老師的課程特別強調知行合一,實戰性強,他在課程現場散發的個人魅力和影響力深深感染著每個人:授課思路嚴謹、脈絡清晰、理論功底深厚、觀點一針見血,講授幽默風趣, 能根據學員狀況在不同的授課風格之間自由跳動, 現場氣氛特別活躍。特別善于將深奧的理論淺顯化,常讓學員有醍醐灌頂和豁然開朗的感覺。
【官方標準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管理的基礎
概要 |
作為整體課程的前提,第1節明確了什么是“管理”,并引導學員能共同理解。盡可能讓學員聯想到在實際職場中所執行的管理內容,并使之具體化。第2節需要理解管理者的立場以及基于其立場的職責,并在此基礎上讓管理者進行自我點檢。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何謂管理 | ||||
使用到的材料 |
頁碼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
J1 |
何謂管理 |
J10 |
全面的判斷 |
第二單元 管理的流程
概要 |
第二單元管理的流程共5個小節,計劃,指揮·命令,控制,協調,管理的流程與溝通。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計劃(計劃的制定方法) | ||||
使用到的材料 |
頁碼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
J19 |
管理的流程(圖) |
J30 J31 |
控制過度及不足對職場的影響(案例) |
第三單元 問題意識與改善
概要 |
首先,從適應環境變化的觀點來,管理的現場經常會發生問題,要讓學員理解管理者需要進行對應,加以改善。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問題意識與問題解決程序 | ||||
使用到的材料 |
頁碼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
J40 |
問題與問題的種類 |
J49 |
改善的程序 |
第四單元 培育與啟發
概要 |
在導入第四單元時,復習一下之前的單元,在部屬/成員的能力程度與管理上是否做到了密切配合。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培育的職責與基本程序 | ||
使用到的材料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
J57 企業培育員工的重要性 |
J69 某種指導方法 |
第五單元 信賴關系的形成
概要 |
前面我們研討了“人”具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和態度,在管理中,個人和職場全體的職場士氣問題也時有發生,需在理解人的行動的基礎上力圖加以解決。第五單元的第1節職責的確定,第2節職責意識的形成,第3節職責認知的整合,第4節授權。這四個尊重人性的原則源于TWI/JR卡片的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要訣,第5節研討如何使用該卡片去解決企業組織中與人有關的問題,真正構筑起職場內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系。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職責的確定 | ||
使用到的材料 |
頁碼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J81 |
組織的形態與特征(圖) |
第六單元 實現良好管理
概要 |
第六單元實現良好管理是MTP課程的最終目標。研討的是領導力及如何發揮領導力 | |
構成 |
主題 | |
第1節 領導力概述及其類型 | ||
使用到的材料 |
頁碼 |
MTP學員手冊內容 |
J94 |
領導力 |
迄今為止參加過日產訓證書的 MTP-TTT的部分企業
中國大陸企業(按參加年序):中國企業聯合會、佳能珠海、佳能大連、佳能蘇州、蘇州明基電腦、上海電氣、上海汽車、北京如水慧、上海百仕瑞、上海麗寶、上海卓制、SGS上海、上海奧曼克、平安保險、觀致汽車、華潤三九、九州通藥業、北森云計算機、大金空調(中國)雅馬哈(中國)、阿爾卑斯(中國)、積水化學(中國)、普利司通輪胎(中國)、住友理工(中國)及日本企業的中國法人等多家企業。
臺灣地區企業(按參加年順序):捷報服務、十禾企業、龍鳳食品、泰山企業、順意貿易、中華工程、新東陽、菱生精密、裕隆汽車、臺灣飛利浦、統一企業、中華航空、中國生產力中心、鴻海精密、臺灣佳能、美臺電訊、臺灣松下、聯合報股份、亞洲化學、南山人壽、行政院勞工委、谷林農機、中國石油股份、帝后大飯店、交通部電信訓練所、明基電腦、宏遠興業、東南水泥等百家以上的企事業單位。
日本企業:市光工業、疏流銀行、關東電器保安協會、四電工、神戶制鋼、國際自動車、森精機制作所、三洋電機、東京電力、新日本制造、不二家、大丸、中部電力、日立國際電氣、日立制作所、日本無線、中村屋、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三菱電機、日本原子力研究所、佳能、松下電器、奧林巴斯、索尼、歐姆龍、夏普、電裝、日本煙草產業、等千家以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