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關鍵詞:EHS培訓
EHS風險識別及評估控制(周老師)課程介紹:
課程收益
辨識、分析和預測工廠內部存在的環境因素和危險、有害因素及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EHS控制對策措施,指導環境因素、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最優化的環保安全投資效益:
1、提高EHS本質化程度
2、實現全過程EHS控制
3、建立EHS管理的最優方案,為決策提供依據
4、為實現EHS技術、EHS管理的標準化和科學化創造條件
活動綱要
第一講:幾個重要概念
-環境因素
-環境影響
-污染預防
-危險源
-風險
-事件
-可以接受的風險
第二講:環境因素與危險源辨識區域劃分
-企業周邊環境
-總平面布置
-工作活動(涉及人、機、料、法、環)
-相關方活動(如訪客、運輸車輛、廠內施工作業等)
-臨時性特定活動(如出差、檢修、動火等)
-案例練習:明確環境因素與危險源辨識范圍
第三講:環境因素辨識與評價
-環境因素識別“四大原則”
-識別全面
-識別具體
-明確環境影響
-環境因素的命名
-環境因素識別方法介紹:過程方法
-環境因素評價
-是非判斷法
-多因子評分法
-重要環境因素判定
-環境因素識別評價表的設計
-案例練習:車間環境因素辨識與評估
第四講: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
-第一類危險源與第二類危險源
-危險源、事件(事故)、安全措施與安全隱患之關聯關系
-危險源辨識方法介紹
-預先危險分析法(PHA):按照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的方法識別危險源;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環境因素
-管理因素
-故障樹分析法(FTA):按照GB6441-8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的方法識別危險源
-工廠常見15類事故分析
-工廠常見7類職業病危害因素
-危險源之描述
-風險評估
-RS法介紹
-LEC法介紹
-風險分級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表設計
-案例練習:車間危險源辨識
第五講:環境與職業危害風險控制策劃
-環境污染風險控制原則
-消除、減少、控制
-職業危害風險控制原則
-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標識/警告與(或)管理措施、個人PPE
-常用環境與職業危害風險控制措施介紹
-三廢管理
-化學品管理
-消防管理
-機械安全
-飲食衛生
-職業病管理
-電力安全
-特種設備管理
-特定危險作業管理
-承包方與訪客管理
-個人PPE管理
第六講:MOC變更管理
-“四新”變更管理管理
-生產管理“五要素”變更管理
第七講:應急管理
-確定EHS應急事故類型
-綜合預案
-專項預案
-現場處置方案
-應急準備管理
-培訓、演練、總結與評審
講師介紹
周老師
具有近二十年講師經歷的周老師的授課:案例豐富、課程生動、幽默,講解深入淺出。對參訓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意想不到的后續效果,深受學員歡迎。
培訓專長:
1) QEHS內審員培訓系列:ISO 9001、14001、45001、QC080000體系
2) 企業EHS專業管理系列;
-環境因素與危險源辨識及其風險控制技術;
-EHS工程師能力提升暨零事故環境、安全與職業健康管理;
-企業安全管理責任意識提升;
-EHS法律法規要求與合規性管理;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知識;
-設備檢維修之臨時危險作業管理;
-JSA工作安全分析
-KYT危險預知訓練
課綱下載
更多EHS風險識別及評估控制相關課程:
課程專題:
環境健康安全EHS專題 |
EHS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