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用人的八要素
在以知識為基礎的財富創造系統中,社會經濟發展所依賴的戰略資源重點已轉向人。
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不僅追求科學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追求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高新技術企業從技術角度而言,是指前沿科學技術;從經濟角度而言,是指有這樣一類科技形成的產品和企業,其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和科技人員占全部職工比例遠高于一般制造業水平;從社會角度來看,指那些不僅有高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顯著引起社會文化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變革的現代綜合型科學技術。因此,有效地進行人力資源選擇、開發和管理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
智能性:提高附加值
新技術革命使社會經濟基礎從資本和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智能和技術密集型。一輛汽車的原材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40%;半導體芯片的原材料成本只占總成本的13%,。可見,高新技術產品的高效益主要來自其高附加值,知識已成為重要的生產經營要素。這里所說的知識,正是包括信息、技術、專利、技能等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積極影響的智力因素。所以,人力資源在滿足高新技術的高智力要求方面,當之無愧,不可替代。有效地利用和開發這種“活的”資源,并使之升值,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對高新技術企業具有特殊意義。
創新性:增強競爭力
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優勢首先表現為高技術人力資源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成功的高新技術企業對創新人員的要求比例一般在30%以上,才能保持持續的創新實力,并使科技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廣泛利用現代科技成果的基礎上,通過高研發投入,進行知識開拓和積累,創立新的技術思路和途徑。高新技術的發展使技術系統的進化速率加快,經濟的發展與增長也呈加速的趨勢,而且經濟競爭的實力越來越依賴于技術創新的因素。因此,充足的技術創新人力資源是實現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效益—再創新”的良性循環的根本。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開發應更注重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的發揮。
多功能性:人才結構合理
高新技術產業化是一個動態過程,至少包括三個環節:高新技術的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的發明與研制、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與推廣。這三個環節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這個過程的實現,既需要能進入科技前沿的科學家,又需要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發明家;既要求掌握現代化科學技術,又必須懂得經營管理;既要能夠不斷攻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各種復雜的工程技術難題,又要善于將技術成果通過市場不斷地推向社會。所以,在高新技術企業要有科學家型,發明家型和科普教育型三方面人力資源的結合。
成長性:自我完善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和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人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更為強烈。高新技術企業的員工由于其環境和所受教育等多方面的影響,大都有較高的知識層次,擁有一技之長;有更多的選擇條件和機會,也有更高的需求層次;自我意識很強,更加珍視自身獨立性;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工作實績來獲得精神、物質及地位上的滿足,期望通過一種創造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他們關注國際社會和科技的最新發展,有多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條件,隨時敏感地捕捉著可能的發展機會。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群體結構的這些特點,要求人力資源的激勵管理,要注重員工的專業特長,尊重員工的個性發展,加強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強調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些是高新技術企業開發人力資源的戰略。
機動性:靈敏的嗅覺
任何企業都面臨挑剔的顧客(Customer)、激烈競爭(Competition)、快速變化(Change)的3C經營環境。而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生存競爭環境中,這三個特點表現得尤為突出。科技應用于生產的周期越來越短。高新技術產品的“制造周期”、“物化周期”和“更新周期”也日益縮短。高新技術成果的開發,一是要加速適應市場的需要,二是要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迅速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方針,才能使科技成果迅速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因此,敏銳地發現市場機遇,主動和快速行動是高新技術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關鍵因素。
專用性:提高人才流動的機會成本
高新技術企業普遍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客觀上造成高素質人才的匱乏,致使高新技術企業人才資源的專用性日益突出。同時,盡管高新技術企業十分注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對各類人才的素質和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因而,其工作崗位之間的互換性和替代性較差。所以高新技術企業只有建立高效的人力資源再開發機制,使人才優勢變成真正的經濟優勢,才能使企業在高科技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時效性:及時換血
人才的最佳創造年齡為25-45歲,37歲為峰值年。人的最佳學習年齡和最佳創造年齡是特定的,不同年齡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人力資源就會貶值,工作能力和創造力就會下降。所以,高新技術企業要保持高速和持續發展,就要更加強調人力資源開發的最佳時效性甚至是超前性。一方面,既要保障人力資源的適時開發與應用,使其才能的發揮周期與高新技術企業的生命周期相適應,在其能量發揮的峰值年齡,從事關鍵性和尖端性工作。另一方面,保證及時、充分地補充新生力量。將人力資源的終身開發與重點開發相結合,從而創造更大的效益。
社會性:營造大環境
高新技術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更加強調用人的系統工程性質,它不僅注重現實需要,而且預測未來的需要;不僅進行現實的選拔與開發,而且考慮為未來投資;不僅要對本企業的適用人力資源進行分析,而且要綜合考慮社會和區域的整體人力資源。另外,高新技術企業要在高新產業環境里才能生存。從美國的“硅谷”到日本的“筑波科學城,再到英國的“劍橋高技術區”,無一不顯示出智能密集的氛圍。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指出“人類的未來并不完全取決于空間、能源和耕地,而是取決于人類智慧的開發”。大環境也是高新技術企業人才的資源。
文章熱詞:
作者:佚名;資料來源:中國教育E網;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