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營銷的五大誤區
入大客戶的賣場,但是企業對利潤是沒有任何指望的。許多企業將自己的全部利潤寄托在中小客戶身上。
不過,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筆者認為,企業不應該繼續持以這種觀點。事實上,現在大客戶勢力越來越強大,在大中城市,甚至在三四級城市,大客戶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中小客戶只能占據很小的一塊市場份額。企業希望通過中小客戶來獲取利潤的觀念已經變得不切實際了。此外,(連鎖)大客戶發展日益規范化、現代化,企業只要進入大客戶這個門檻,后面的營銷費用不一定比經營中小客戶的營銷費用高,甚至還會略微低一些。加上越來越多的商家認識到,惟有廠商共贏,才是雙方真正的出路,廠商之間的合作要遠大于競爭。企業在大客戶營銷過程中,應該轉變以往那種靠大客戶獲量、靠中小客戶贏利的觀念,畢竟時代不同了,社會在不斷前進。企業轉變不了這種觀點,必定只剩死路一條!
誤區之三:沿襲傳統營銷思路
大多數企業都是同時與大客戶和中小客戶打交道,相對來說,企業應該更加重視大客戶。但是,許多企業并沒有真正轉變觀念,跟上大客戶的步伐,在與大客戶打交道過程中,仍然沿襲傳統的營銷思路,把大客戶當成傳統的中小客戶一般來看待。企業的這種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企業與大客戶之間的良性、協作的發展局面。
企業的這種思路體現在實踐中,往往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企業沒有專門機構和專人負責與大客戶打交道。大客戶的營銷模式與傳統中小客戶的營銷模式有很大差異,企業卻沒有看到這種差異,反而由原本負責中小客戶的營銷人員負責與大客戶之間的聯絡、溝通。
企業營銷人員按照“對付”中小客戶的方式來“應付”大客戶,比如,給大客戶下發“指令性”的文件,“命令”大客戶做這做那;對大客戶正常經營指手畫腳,橫加干涉;一旦碰到遺留問題或者是難于解決的問題,推委拖延,拒不承認,要么就是敷衍了事……
沿襲傳統營銷思路的企業在與大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中,會多次遭遇類似的問題。這樣的境況使得雙方的合作成為一句空話。遇到這種情況,企業應該積極主動進行調整,轉變自己的營銷思路。比如,從內心尊重大客戶,而不能再像以往那樣當“太爺”;建立專職機構負責大客戶營銷;與大客戶進行合理分工,各盡其職;碰到問題,雙方協商友好解決,等等。
“態度決定一切”,企業在與大客戶打交道過程中,必須注意調整好自己的營銷思路,這是一個總體原則問題。
誤區之四:為了大客戶 舍棄傳統客戶
大客戶營銷代表了未來商業流通領域發展大勢,但是,一個市場無論發展到哪個階段,總離不開少數勢力強大的大客戶和大量的中小客戶。企業重視大客戶無可厚非,而且非常值得;但是,“一切為了大客戶”,拋棄所有中小客戶,這樣的做法是非常欠缺思考的,也是不應該的。
問題是:現在有部分企業,與大客戶搭上關系、簽訂全年訂銷合同之后,就將傳統的中小客戶置之腦后,甚至找各種借口“清退”各級中小客戶。有的企業雖然也說重視中小客戶,但那些只是一個口頭上的承諾,大量的優惠政策和市場支持費用都偏向大客戶,簡直將大客戶看成是自己的唯一靠山。
殊不知,企業的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徹底葬送企業的未來命運。大客戶實力雄厚,有自己的全盤考慮和戰略思維,而且大客戶擁有眾多的企業資源,它絕對不會為了某個企業而改變自己的整體策略,每個企業都只是大客戶手中的一顆“棋子”。企業則不然,一旦企業認定大客戶利益至上,拋棄了其他中小客戶,那等于是將自身身家安全系于一仞間,所冒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在大客戶營銷中,企業應該切記:廠商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害關系!大客戶不會為了一個企業而舍棄其他企業,企業也絕不能為了大客戶而舍棄自己多年來的合作伙伴。惟有充分發揮大客戶和中小客戶各自的優勢,企業才能真正屹立于市場中!
誤區五:有了大客戶 萬事不用管
某空調企業,以往只有一些區域性的中小客戶,每年銷量大概在60萬套左右;前不久,該企業與國內一知名專業連鎖企業簽訂全年經銷合同,合同簽訂的銷量為50萬套,該企業領導人一下子就松懈下來了,覺得萬事大吉,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但是,企業的這種心理在
文章熱詞: 大客戶營銷
作者:佚名;資料來源:中科軟件園;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8-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