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開啟21世紀制造業成功之門
企業精益化是美國生產商在21世紀制造業獲得全球性成功的關鍵。
對近300家制造商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40%將精益生產作為首要經營戰略
調查反應了一種新軟件門類的誕生,即“企業精益自動化”
由世界領先的精益企業自動化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DemandStream開展的最新調查顯示,在美國生產商中,精益生產理論的實踐普及速度十分迅速,精益生產已被許多廠家視為確保全球性成功的首要戰略。DemandStream在調查報告中稱,一個新的軟件門類業已誕生,這種軟件能在整個企業范圍內進行核心精益流程的自動化實施。
“美國制造業正嚴重面臨著全球性壓力,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壓力,”DemandStream總裁RandyTofteland說,“我們現在已看到,美國生產商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許多廠商正在迅速向精益企業及軟件自動化的方向轉型,通過精簡理順各自的供應鏈,達到確立和鞏固自身全球性競爭地位的目標。”
據Totfeland描述,企業精益化專注于消除存在于企業各級的浪費現象。他說,精益生產的本質就是制造商僅在客戶購買或下單時才生產產品,這樣就免去了多余的庫存。“在這種概念下,客戶訂單對生產流程有效地產生了一種‘拉力’,這一點與傳統生產模式有很大區別。在傳統模式下,廠家根據銷售預期生產產品,然后設法將產品‘推’出門。令傳統廠家煩惱不已的是,這些產品或其零部件往往被運送到收費高昂的倉庫中,長時間等待著來客訂購。”
Tofteland稱:“對于傳統的‘推式’制造商,每銷售一美元產品,就要將其中的20到30美分花在備足庫存上,而采用精益生產后,每一美元銷售額按比例僅占5美分的流動資金,騰出的資金可投資于效益更大的方面,如擴大銷售隊伍、研發、技術改進。”
DemandStream于2003年7月對約280家制造商開展的調查顯示,40%的美國制造商將精益生產當做自己的首要經營戰略。“中國是全球工廠基地,這個國家能生產優質產品,而成本僅為發達經濟體的一個零頭,”Tofteland說,“受此影響,美國制造商正不斷在精益理論中尋求改進經營及增強競爭力之道,包括基于看板的拉式生產體系、連續流動生產和工作單元式生產。”
調查還顯示,60%的企業正在由傳統的“推式”生產體系向基于看板的“拉式”生產體系轉型。拉式生產通常被定義為精益流程,因為在這種模式下,只有客戶訂單才能“觸發”產品生產。
DemandStream的企業精益自動化軟件是針對當前ERP商務系統設計的一種適應性系統,能將客戶訂單轉化為或強化為關鍵的“看板”信號,下達到廠內的各個工作單元及廠外的整個供應鏈。看板是精益企業采用的可視化通信工具,可實現存貨在工作單元之間的流動。在DemandStream及企業精益自動化軟件誕生之前,看板作為手工的生產流程工具,是工廠內優秀的可視化通信手段,但管理層和供應鏈由此獲得的信息卻甚少。
DemandStream企業精益軟件實現了看板信號傳遞流程的自動化,對于復雜的由多家供應商供應的零部件,生產種類繁多的產品的多工作單元工廠,還可提供實時生產調整功能。有了DemandStream,制造商便能獲得恰當的信息,掌握如何在恰當的時間為客戶提供恰當數量的恰當產品。“加強了的工作單元班組是從精益軟件自動化和無線技術受益的新一類最終用戶,”Tofteland說,“這種革命性的精益自動化軟件將工廠內的實時產品數據傳遞到CEO或COO辦公室及戰略供應商,從而大大改善了精益環境。”
另外,此次調查還顯示有60%的制造商已采用或正在采用“連續流動生產”模式,這也是精益生產的一種形式。在該模式下,機器和工人以一定的速度不間斷地對物料流進行操作。
最后,此次調查發現有55%的制造商已將“工作單元生產”概念付諸實施。在這種模式下,各個系列的零部件在單一的生產線上進行生產,某一生產線的設備由專門負責的操作工控制。“我們認為,美國制造業是我們國家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石,”Tofteland說,“顯而易見,精益生產的洪流不僅將確保制造業的競爭優勢,而且將幫助美國保持全球經濟優勢。”
文章熱詞: 精益生產
作者:佚名;資料來源:中國制造業信息化門戶 張韋;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