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點】 | 2018年11月12日 北京 | ||
【培訓講師】 | 武老師 | ||
【參加對象】 | 企業負責人 | ||
【參加費用】 | ¥3000元/人 (包括資料費、午餐及上下午茶點等) | ||
【會務組織】 | 森濤培訓網(www.gzlkec.com).廣州三策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咨詢電話】 | 020-34071250;020-34071978(提前報名可享受更多優惠) | ||
【聯 系 人】 | 龐先生,鄧小姐;13378458028、18924110388(均可加微信) | ||
【在線 QQ 】 | 568499978 | ![]() |
![]() |
【溫馨提示】 | 本課程可引進到企業內部培訓,歡迎來電預約! |
課程背景:
2017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
《意見》指出,要強化向實體經濟聚力發力的意識,積極運用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立足創新驅動,依托“中國制造 2025” 、 “互聯網+”等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促進實體經濟升級,使傳統產業在與新動能融合中形成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品和服務價值鏈,煥發新活力
本課程著重講述互聯網新技術與新模式如何制造業服務業融合,如何幫助傳統企業和政府更好地完成新舊動能轉化。
課程目標:
了解“中國制造 2025” 、 “互聯網+”
了解新技術、新模式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意義
國內企業的互聯網融合案例
課程大綱:
第一章:中國經濟的現實
1.當前的經濟熱點問題
2.互聯網經濟的實質
3.新舊動能轉換的解讀
3.1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案例:杭州跨境電商平臺的試點
3.2內容創新、多方參與
3.3激發生產要素流動的活力
3.4新技術應用做好支撐
4.供需錯配是中國經濟的實質問題
5.互聯網重新定義了供給側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6.企業新舊動能轉換的三大方向
6.1謀求業務與身份的轉型
6.2優化資源的配置
6.3積極推動“互聯網+行業”的融合
6.企業競爭已經發展到云端
案例:順豐和菜鳥的數據大戰
7.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實體經濟升級
第二章:互聯網+的作用
1.深入解讀“互聯網+”戰略
2.互聯網從創新和效率兩方面提高企業的生產率
3.互聯網創新與國家政策助力行業供給側改革
4.互聯網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5.互聯網的主力人群定義了供給側的需求
6.企業數據成為了新時代的能源
案例:雅昌文化
第三章:互聯網如何影響中國經濟
1.互聯網公司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2.互聯網從創新和效率兩方面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案例:滴滴出行
3.互聯網的倒逼機制加速了供給側改革
4.互聯網金融破解了企業融資的難題
第四章:供給側改革中的機會和突破方向
1.共享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案例:共享單車
2.互聯網導致內容產業重新洗牌
案例:今日頭條
3.內容行業對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的重要意義
4.企業利用互聯網強化四大核心能力
5.互聯網帶來人才發展與就業形勢的變化
第五章: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1.工業4.0
2.中國制造2025
3.機器人技術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
4.通過互聯網技術改造原有的產業鏈
案例:酷特平臺
案例:zara
老師簡介
武老師,互聯網專家.武老師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具多年互聯網企業高管的工作經驗,先后在神州數碼(中國)公司、匯通天下(G7)、中國配貨網等在多家大中型國企與外資企業任職,先后任產品總監、運營總監等職務。
授課風格:
武老師憑借多年的企業工作經歷以及豐富的人生閱歷,將企業管理經驗和國際上最前沿的行業發展趨勢結合。授課注重案例分析、互動問答、分組討論等,并針對學員所屬的企業實際業務情況,指導學員進行管理方案設計,同時為學員解答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武老師是最早在中國實踐移動互聯網的專家,曾擔任中國聯通物流新時空項目總策劃和推廣總負責人,獲得聯通科技進步一等獎、物流采購與聯合會二等獎。老師曾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眾多知名公司做過互聯網領域的培訓。
武老師是目前國內最資深的互聯網領域專家,具有十多年互聯網平臺建設與運營的實戰經驗和10年的企業培訓經驗。在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大連接、移動互聯網等領域都有過創新性的成就。
武老師一直引領著互聯網領域培訓的潮流,永遠站在時代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創造了很多培訓行業的第一。第一個講授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和車聯網課程。
主研方向: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大連接。
主要講授課程:
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的智能時代、物聯網、移動大連接戰略、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如何轉型、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新一代互聯網——區塊鏈在金融中的應用、互聯網新技術發展趨勢及其應用。
培訓經歷:
近期培訓的部分客戶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郵政、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石化、中化國際、中國煙草、順豐速遞、上海大眾、攀枝花鋼鐵公司、南車集團、九陽小家電、NEC、中原地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