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與企業管理
作者:王先琳
一個國家走向強盛,一家企業走向卓越,背后都伴隨著一種成功模式,比如歐洲的ISO管理體系、美國的六西格瑪和日本的豐田模式(TPS)。那么,當中國走過幾十年成功的增長之后,不少民營企業已經步入了發展的鼎盛期,隨著規模的增大,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時,中國的管理模式是什么?答案是西方管理文明與中國傳統相結合而成的中國式管理。
當下,不少熱衷于西方管理模式的企業家對西方硬碰硬的管理模式究竟是否全部適合中國企業?西方管理模式的短板應該拿什么來彌補?有了一些反思,越來越渴望找到基業常青的管理方式。而國學管理成為不少企業家高度關注和實踐的管理創新思路。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精神追求、講究待人接物藝術化開始為不少企業家注意。一些企業家甚至在企業管理中有意識地引入傳統國學的思路,比如,不少企業創立了道家思想為主、兼收各家精華的“國學精粹”管理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學管理的逐漸興起,體現了中國企業家在管理意識上的不斷進步。在中國經營企業,企業家在引用西方管理模式的同時,也有意識地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補充,如此方能解決“中國式”的問題。
相對于西方管理模式中對于制度流程的重視,國學管理的擅長在于人的管理。而老子是全球公認的哲學之祖,老子的《道德經》堪稱是“萬經之王”,老子的大道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派文化之一,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對當今和諧社會建設具有無法估量的功效。
對于當下中國的企業而言,制度建設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然而,在一整套制度建立之后,企業并沒有因此獲得本質的改變。舉個例子,大部分企業都有自己的制度,對諸如上班遲到、缺勤這類行為進行處罰。但實際上,實施了這樣的制度之后,在多數企業,這樣的行為依舊屢禁不絕?梢哉f,僅僅依靠嚴厲制度進行管理絕非有境界的管理。企業采用罰款的手段處理員工的過錯,并不能對人性產生觸動!暗乐哉R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才是管理員工的真諦。事實證明,這種人性化管理措施獲得了明顯的成效。
從社會發展的長遠來看,良知是企業立足之本。良知是企業家的道德標準,也是企業的經營決策標準。應用國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回歸良知的管理。在企業內部,員工與老板之間如兄似友,同事之間和睦融洽。員工可以暢所欲言,大家以理服人,企業的效益隨之自然增長了。
把歷史回溯到千百年之前,可以發現中國那些成功的民營企業家,無一不是實行了基于良知的經營管理。而如今中國企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在于我們整個民族在這個本源問題上的迷失。其實,員工和客戶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點。你要想把企業做好、想從中獲得更多,你就必須讓員工和客戶過得好,這是一個正向的生態循環。當這樣的本源不能成為我們大家考慮問題的標準或者出發點的時候,就會出很大的問題。
一個有良知的企業與他的競爭對手抗衡時,比的不是暫時的得失,而是長遠的生存能力。一個有良知的企業,會贏得員工和客戶的長久忠誠和信任。最終使其獲得更大的利益。
企業要秉持一樣的道德經營標準。道德人人都能做到,而且對人人都有好處。市場競爭就是道德、人品的競爭。財富會向有道德的人手里集中。作為企業家和經理人,如果對企業的社會責任缺乏認知,這是可怕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只有當你懂得怎么做人時,你才會主動去遵守那些管理制度。否則那些制度永遠都是寫在紙面上的。
國學管理不是封閉的,把西方現代管理成果,跟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很好的完美的結合,最后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管理模式。國學管理并不意味著要摒棄西方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據中國社會的特點,中國企業的具體情況,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積極要素加入到企業管理中去,對西方管理模式實現完善與補充。清代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所言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對這兩者關系的完美詮釋。好的管理模式實質就是“內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精粹,外兼西方科學管理技術之精華”。
當然,要糾正國學管理的誤區:1.國學管理不是排斥西方管理模式,而是西方管理模式的補充和完善;2.國學管理不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盤照搬,而是吸收其中有價值的部分;3.國學管理能打造的是長期競爭力,不要指望短期見效。
綜上所述,對于國學在企業界的復興,一直不乏反對之聲,原因其實并不在國學管理本身,而是人們將國學在管理中的作用過分夸大,導致對國學的誤讀及濫用。在強調硬性管理制度的西方管理模式中加入國學的因素,讓管理更具藝術性,才是真正的國學管理之道。
文章熱詞: 企業管理 國學
作者:王先琳;資料來源:價值中國;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