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的問題及解決之道
對人力資源的績效實施科學的管理已經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手段和開發工具,成為企業充分利用資源、培育核心競爭力、獲取競爭優勢的一條重要途徑,對企業實現制度性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顯著的支持作用。但是,在企業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具體實踐中,卻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嚴重地妨礙和削弱了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應起的作用。據調查,有 30~50%的員工認為,企業所謂的正規的績效考核是無效的。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企業在設計、實施人力資源績效管理時出現了各種問題所致。具體而言,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績效管理的過程中,極易出現10類典型的問題。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的非科學性
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的非科學性主要表現為考核目的不明確,有時甚至是為了考核而考核,企業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充分清楚地了解績效考核只是一種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同時,績效考核體系的非科學性還表現為考核原則的混亂和自相矛盾,在考核內容、項目設定以及權重設置等方面表現出無相關性,隨意性突出,常常僅僅體現長官意志和個人好惡,且績效考核體系缺乏嚴肅性,任意更改,難以保證政策上的連續一致性。
績效考核基準模糊化
目前多數企業的績效考核標準過于模糊,表現為基準欠缺、基準走樣、難以準確量化等形式。以欠缺的基準或不相關的基準來對被考核者進行考評,極易引致不全面、非客觀公正的判斷,模糊的績效考核基準很難使被考核者對考核結果感到信服。
績效考核角度的單一
在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的實踐中,往往是下級對下屬進行審查或考核,考核者作為員工的直接上司,其和員工的私人友情或沖突、個人的偏見或喜好等非客觀因素將很大程度影響績效考核的結果,考核者的一家之言有時候由于相關信息的欠缺而難以給出令人信服的考核意見,甚至會引發上下級關系的緊張。要想科學全面地評價一位員工,往往需要從多視角來觀察和判斷。考核者一般應該包括考核者的上級、同事、下屬、被考核者本人以及客戶等,實施360°的綜合考核,從而得出相對客觀、全面精確的考核意見。必要的考核人員的缺位往往導致評價結果的失真。
對績效考核體系理解的發散性
有的企業在制定和實施一套新的績效體系時,不重視和員工進行及時、細致、有效的溝通,員工對績效考核體系的管理思想和行為導向不明晰,各人僅憑各人想當然的了解警備地看待該體系對自己的影響,常常產生各種曲解和敵意,并對所實施的績效體系的科學性、實用性、有效性和客觀公平性表現出強烈的懷疑,對體系的認識產生心理上和操作上的扭曲。
考核過程的形式化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實問題,很多企業已經制定和實施了完備的績效考核工作,但是每位員工內心都認為績效考核只是管理當局的一種形式主義,每年必須的走過場,無人真正對績效考核結果進行認真客觀的分析,沒有真正利用績效考核過程和考核結果來幫助員工在績效、行為、能力、責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實的提高。
考核結果無反饋
考核結果無反饋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考核者主觀上和客觀上不愿將考核結果及其對考核結果的解釋反饋給被考核者,考核行為成為一種黑箱操作,被考核者無從知道考核者對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滿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考核者擔心反饋會引起下屬的不滿,在將來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敵對的工作態度,也有可能是績效考核結果本身無令人信服的事實依托,僅憑長官意志得出結論,如進行反饋勢必引起巨大爭議;第二種是指考核者無意識或無能力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者,這種情況出現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的意義與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民主的企業文化,使得考核者沒有駕御反饋績效考核結果的能力和勇氣。
考核資源的浪費
企業在實施績效考核中,通過各種資料、相關
文章熱詞: 績效管理
作者:佚名;資料來源:《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趙筠;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