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料企業培訓案例
作者:stpx
調查顯示,中國的茶飲料市場暫時還是統一、康師傅等幾家大企業的天下。康師傅的市場份額為46.9%,統一占37.4%,兩大品牌的市場份額達84.3%。康師傅占據茶飲料霸主地位,無疑是茶飲料市場最大的贏家;統一為市場滲透率增長第二的品牌。
統一、康師傅各有何優劣勢?誰是未來最后的贏家?它們在培訓方面有何不同?
統一VS康師傅誰是最后的贏家?
壓力VS隨和
康師傅 總部設在中國大陸的頂新集團,四個老板有三個駐守內地,都不超過五十歲。面對年紀比較小的老板,康師傅底下來自四面八方的專業經理人若沒沖勁與績效,隨時得卷鋪蓋走路下臺,因此頂新的專業經理人很少有自信自己可以做到退休的機會。在天津的康師傅總部,一些員工還要上整天班,充電學習。相對來說,學習的壓力更重一些。
統一 統一企業則長期視員工如子弟,甚至歡迎員工介紹親戚、同鄉進到統一任職。從好的方面講,這是統一人的向心力強,可以在統一安身立命,全力以赴;缺點是每天準時上下班,久而久之,是否會變成公務員文化?在這種相對隨和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員工,學習的壓力相對輕一點。
員工本土化VS主管本土化
統一 統一講究“人力資源本土化”,現在企業的中、基層主管,基本都是本地人。 統一的人才本土化策略分兩種。一個是培訓本土化員工;二是培訓本地經理。統一在投資生產線上比較保守,康師傅則是快速布建生產線。
康師傅 現在康師傅各分部的廠長50%來自于大陸同仁,營業部的主管70%來自大陸同仁,財務主管達到50%。未來康師傅會進一步本土化。相對來說,它的本土化主要集中在“主管和經理”一層的人物,而在普通員工方面,尚不及統一。
內部提拔VS 用人用盡
統一 統一的多數員工都是從基層提拔上來的。員工進入企業后,一般會被安排從事促銷、市場推廣等基層工作,與消費者面對面進行溝通。
作為臺資企業,統一十分注重內部文化傳承,多采用內部培養和內部晉升,對每個員工都有一套專門的培養計劃。在統一看來,每個企業均有各自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而他們的企業用人理念是———拒絕“空降兵”。他們認為經常跳槽的“空降兵”與企業文化之間存在沖突,需要時間來銜接,這是一種企業管理時間及精力的浪費。
康師傅 用人用盡,兩三年長處用盡,就得走人,因此頂新換人換得很快。不過頂新總裁室副總經理兼發言人滕鴻年指出,這不是頂新用人現實,而是每個人進一個公司,能不能適應一個公司,兩三年就可以看出來。
滕鴻年也指出,在康師傅工作的第一、二年,絕對要為這個企業打拼。這也是學習的階段,如果你有貢獻,心理就會平衡。工作五年后,在職務上的發揮就有綜合的指數可以評估,這也是一個升遷的關卡,如果升得上去,你就可以留下來。到了第八年可能又會遇到瓶頸,這時你要準備好接受考驗。
文章熱詞:
作者:stpx;資料來源:森濤培訓;發布用戶:chenz;發布時間:2007-12-18;